訪客~  歡迎登入

I Like Radio

Enjoy Your Life!


YT連結:https://youtu.be/lvLjkOqjA6k

什麼是正念?
我想大多數心靈電台的忠實聽眾朋友
應該對它都有一定的概念了吧~

正念
就是隨時隨地能夠處在當下,覺察出當下的狀況
小編覺得,它就像是覺知裡一部份的那種概念

那什麼是粉彩呢?
粉彩,是繪畫的一種方式
它可以透過手指來作畫

其實之前Ritam的主持人就曾邀請過Joan老師來到我們節目
分享什麼是粉彩,以及繪畫的療癒能量

小編在這就不多說些什麼了~
歡迎還沒收聽過的朋友,可以點選以下連結進行收聽喔~
https://reurl.cc/zMegVV


看到這裡,或許已經有聽眾朋友猜到了
沒錯~
正念粉彩,其實就是正念跟粉彩相結合~

繪畫,其實本身就具有紓壓與療癒的功效
而粉彩這個作畫方式,更加適合結合正念
讓你去感受當下,從而得到更多的療癒效果

小編幫大家整理一下,小編覺得本集節目的重點
◆正念是什麼?粉彩是什麼?正念粉彩又是什麼?
◆正念練習的注意事項
◆正念粉彩的活動與過程
◆如何訓練大腦?
◆Joan老師目前的開課計劃
◆關於新聞【正念會變自私?】的看法

歡迎想了解更多的聽眾朋友,趕緊進來收聽喔~

Joan老師粉專:https://reurl.cc/b28Kzo

主:
到底是什麽是正念粉彩,可以稍微幫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嗎?


訪:
正念粉彩,基本上我們應該把正念跟粉彩先拆開來講。

要先理解正念的含義是什麽?
相信各位聽眾朋友對正念其實大概都有一定的了解,簡單來說,我們要處在當下,知道當下的一個狀況。

人要隨時隨地處在當下,我覺得這可能是一件蠻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大腦會自動循環,這樣可以解決勞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多工、可以有效率的生活。而正念就是,讓我們要練習只能一次做一件事,只能在當下把感受做深一點。

粉彩其實是畫畫的一種媒材,為什麽會把兩個結合在一起,是因為我覺得兩個結合在一起很好玩。

因為我們常常念頭很多,在心情很阿雜的時候,很難集中精神,有時候靠著呼吸就可以回到正念。這個時候,可能有的人會選擇做瑜伽,藉由外部的身體感受,讓你回到當下。

正念粉彩,是藉由粉彩這個媒材,讓我們回到當下,因為畫畫本身就具有紓壓與療癒,結合正念這個回到當下的一個方式,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一個療癒,而每個人所獲得的東西可能是不一樣的。


主:
剛剛其實有提到一個處在當下的概念,我想到我今天早上騎車的時候,大腦忽然進入到某一個劇場,開始回想之前的事情,這好像不是當下的狀態。我們怎麽樣讓自己常常保有在這個當下呢?


訪:
這真的要經過刻意的練習,就像我們練肌肉,如果我們只是一個禮拜練一次,或是想到才練一次,那肌肉其實沒有有效地處在隨時有力量的一個狀態。

所以說,正念要像運動一樣,要有一個規律性的練習。而練習又分很多種,我覺得正念有很多練習,就是呼吸的練習、念頭的練習。

如果你會覺得說,做長了思緒會跑掉,我覺得分叉對我來講,就是一個很好的正念的修練,因為我也可以專注在我身體的感受。但你沒有訓練的話,比如說我騎摩托車時,我也會常常忘記呼吸,但是當你有發現的時候,你就趕快拉回來就好了。

當你練習次數多的時候,你神遊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因為你覺察的速度快,你就可以把念頭再抓回來。


主:
因為像我自己其實最近發現,每天早上如果我心情很好的時候、或遇到一個標準色彩的時候,我就會想說我要開始來寫一個有趣的文章。

剛剛Joan在提到正念粉彩時,如果我們在畫粉彩的過程中,其實也可以回到正念的狀態。我就很好奇,比如說我們完成正念粉彩的一個過程,大概目前會需要多久的時間呢?我可能不是那麽有空的話,我應該要怎麽樣來做?


訪:
如果不那麽有空的話,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因為當你真的沉浸在那個時間裡面的時候,你不會覺得那個時間是長的,你反而會覺得怎麽這麽快就結束了。因為當你在專注的時候,其實你會忘記時間的流逝。


主:
所以完成一個所謂正念粉彩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樣子嗎?


訪:
對。
如果是自己獨立完成的話,你自己可以控制時間,因為你可以想、可以自己決定你要畫的內容。
如果你今天是跟著老師的話,那老師可能就是會配時間,比如說這個時段大概是一個小時,大概就是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帶大家完成,那有時候是一個半小時。

主:
那我們想問一下,因為其實知道Joan最近有做了非常多很棒、又很有趣的公益推廣,可以幫我們分享一下,你目前正在做哪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推廣嗎?


訪:
最近的話,剛結束的是有蠻多的耶。


主:
大概講一兩個就好,不用講那麽多,不用告訴大家全部。有興趣的可以去喬安的正念粉彩畫療上面多看一下,因為上面真的有揭露很多,不論是你想要報名公益課程,或者想要了解近期老師目前在幹嘛,上面都有機會看到。


訪:
我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前陣子剛結束的,我去雲林教課,那是跟台大醫院一個合作的案子,原本它是要針對病人的,後來擴大到社區的長者。也因為活動的人很多,所以我是跟另外一個心理師下去合作。

我們把正念的概念先用台語講解,用講台語來講課有點辛苦,我覺得蠻有趣的。帶粉彩的部分,也要用台語來帶。因為場地蠻大的,人也蠻多的,所以需要蠻多的志工幫手,在過程中,其實我們大概連續六堂課左右。

每一次的課程,因為人多,我的部分時間就會比較久一點,一整個課程大概兩個半小時,大概會有半個小時是講正念的課程,也就是理論的課程,大概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會是粉彩的課程。

在第一堂課跟第二堂過後,其實第一堂課大家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我們會看現場的狀況,去調整講課的速度、跟內容、跟下去協助,因為大家的身體的熟悉度跟僵硬的程度呢,會讓大家稍微去體會一下。在第二堂課甚至到第三堂課之後,他們就會發現,原來我身體之前這麽的僵硬,這是老人家給我們的回饋,原來我都會用力,這裡會用力、那裡會用力之類的,或手指很僵硬之類。我覺得,這可能是他們最大的收獲,而我們最大的收獲是台語變得比較流利。


主:
我最近其實在閱讀一些科普文章,發現說如果大家講話,透過不同的方式講出來的那個過程中,大腦的結構會跟著一起做改變,這是語言部份。但是我想,粉彩畫應該未來也有可能有科學證據,我想問說在制作正念粉彩過程中,我們大概會需要運用到哪一些的腦內的技巧?


訪:
因為一般的人很少會用手指頭來畫圖,所以基本上等於說這個技能是一個新的,我們大腦的某些結構就會改變。

比如說,這是一個新的東西,它就要花注意力來聚焦在這個動作,因為當你接觸一些新的事物時,你本來很多注意力就會在上面,再加上其實因為粉彩有很多的顏色,你眼睛的感官也會被慢慢地打開來,那又可能是你腦部可能平常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平常我們可能走路,除非你刻意是要去找,否則有可能走過去你都不知道,像是原來那邊開了一家新的店,原來那邊有很好吃的早餐店,以前都沒有注意到之類的就走過去了。

如果你要訓練你的大腦,看電視是被動式的,我們要主動地去吸收,就是說你要刻意去停下來觀察你的周圍,做一些你平常沒做的事情,這也是防止大腦老化的一個方法。

比如說,可能你要走新的路、不要老是陷入自動思考走一樣的路。
這狀況類似,我今天如果要去一個地方,可是我腦子在思考別的事情,我可能走我平常的路我就跑到公司去了,這真的很容易發生。所以,偶爾我們可能可以藉由學一些新的事物來刺激一下我們的腦。


主:
這是蠻有趣的,在這鼓勵大家常做不一樣的事情,或去上不同種類的課程。我覺得,其實對於不論是心理或腦都很有幫助。

下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因為其實最近疫情又比較多了一點點,所以可能會影響到上課。既然Joan最近這陣子都在做公益推廣,但現在遇到疫情的時候,你目前又是怎麽樣去處理現在的課程。


訪:
其實就是看配合單位,因為有些單位比如說長者的據點,他們就因應政府要求先停課,那如果他們設備可以,就可以做線上的上課。像目前我有一個地方,它是一個精神長照的據點,原本停課時,他們覺得好捨不得哦,本來那時候說停兩個禮拜,後來收到訊息說停一個月。

之後,他們負責人問我可不可以改上線上,我說因為他們有基礎。我覺得上線上課是可以的,因為他們有一定的熟悉度,我不用在現場去指導或怎樣,用嘴口頭講提醒他,他就可以做到。但是,因為他們電腦設備沒有辦法,所以後來就沒有做線上。

剛好在上禮拜恢復實體課,就通通回來上課,他們就覺得好懷念。然後,就想說之後要克服設備的問題,萬一停課的話,還可以在家線上,我問過他們在家裡做什麽,他們說在家裡什麽事都沒有做,很無聊,因為他們也不敢外出,其他的線上課,他們也不能上。


主:
因為這真的是還蠻講究,就是手眼腦或者各種感官去整合出來的一個我覺得蠻蠻棒的一個課程。

那接下來我想問一下,近期Joan老師目前有沒有什麽開課計劃,不論是給一般人或者是想給成為粉彩老師的課程呢?


訪:
在這之前,我首先補充一下,在右一村那邊,因為針對是青少年,他們就有做線上的人才,因為他們畢竟年輕,電腦比較熟悉,所以他們後來就可以線上課。

那他們線上課,其實也蠻專心跟著在做的,因為有跟課老師,老師覺得他們蠻專心在課上面的,因為有時候他們蠻容易分心的。你知道要青少年專心,有時候是有點難的,但他們是蠻專心地把畫畫完了,有時候我們會拿起來時候分享一下。但是,因為礙於畫面沒有那麽清楚,所以他們會覺得還是喜歡上實體課,所以很高興我們這禮拜就要恢復實體課,他們都很期待著。

因為我目前沒有固定開課,都是單位邀請,我不去教課,所以如果對外招生的課程,可能還沒有規劃,應該會在明年的時候才會規劃,所以可以看一下粉絲頁的內容,可能會有一些訊息出來。

但是,因為一直會有人來跟我詢問師資課程的需求,因為師資課的對象,我不會要比較多的人,所以其實師資課大概幾個人我就會開班了。因為師資課要針對這些成為老師的人,他們必須要學到一定穩定程度的技巧,他們會去教課,所以要維持一定的品質,所以沒有辦法說上課人數是太多的。

目前我們九月份是有要開課,因為也是剛好有幾位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在工作上有需求,所以有特別來問我說,他們想要來上我的課,所以我們就因為他們的需求喬好了時間,那日期有放在我的粉絲頁,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去參考看看。

如果你是助人工作者,比如說社工,或者你是護理師,或者是你在教會可能有教學的需求,其實這個在教會裡面去帶課也蠻適合的。

你就可以來看一下,這個時間上你可不可以。如果時間上都剛好不行,你又覺得蠻有興趣的,你可以私訊我,再看看我們可以的時間。我覺得這樣是比較可以調到我們都可以的時間,而不是你都要配合我的時間,結果你時間上都沒有辦法配合。

而且我比較堅持要在實體上課,因為我才有辦法知道說你的角度或問題在哪裡,我可以現場告訴你。這在線上課程就沒有辦法看到,我們曾經只看到畫面上的呈現,但是解析度不見得很清楚,所以我個人不喜歡開線上課。

我寧可不開了,如果要開就是品質上會把關,我一定要讓你知道,實體的一個狀況是怎麽樣。


主:
最後有沒有什麽要再跟我們聽眾多說一點的呢?
其實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就是因為其實最近我有好幾個朋友,不停地傳學正念的人有機會變得更自私這個新聞。不曉得Joan老師看到這個新聞時,當下的想法是什麽呢?


訪:
我會覺得是好奇,因為我也看了一段時間,那時好像有一個研究出來,因為正念很夯,所以會有人針對這個部分去做研究,你學了正念,是不是會變得更無私,或者是會變得更自私。

其實實驗就是這樣。有時候要看你的受試者有多大?我也不曉得實驗詳細狀況,所以我也沒辦法下定論。

但是我覺得,人本來就有不同階段的需求,你所謂的自私看你要怎麽去解讀它。


主:
我們把正念換一個名詞,學完心靈的我們,到底有沒有變得比較自私呢?我就搞不清楚,但是我是發現說,大家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都是越來越喜歡自己。


訪:
我覺得重點是喜歡自己跟認同自己。所謂的自私,我們不要講的好像貼一個標簽,好像它是一個負面的東西,你可以把它換成是一個自我滿足,或是肯定自己。但是在肯定自己跟愛自己的部分,我們不要去傷害到別人的權益。

我來分享一下今天我看到的一篇文章,它正好就是講到,比如說我們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我覺得這是很多人的課題。應該說,有時候一旦人家麻煩你時,會跟你說,你就舉手之勞做一下,對你來講只是舉手之勞,就吃點虧、什麽什麽之類的。

其實做久了,就會覺得怎麼這麼累。其實你是做得到的,可是你是要花時間去做。當你付出很多的時候,你就要去想你的界限、我們健康的界限。這個時候,你拒絕人家其實就不是自私,而是你也是會累的,無論是身體的或心理的,或是你花費的時間下。


主:
我倒是鼓勵,如果有聽眾朋友,一直被某些人麻煩要做哪些事情時,你試著跟他收錢看看。


訪:
如果今天我們要做,我們就是要心甘情願,但是對方不要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我覺得這樣就ok了。所以,人際關系中,健康的界限很重要,而不是說我們是自私。

但如果我覺得今天我心情很好,那我可以多幫你一些。可是當你狀態不好的時候,自己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怎麽可能去說我要去幫助別人。

而那種藉由幫助別人,而得到你心靈的滿足,這好像也是另外一種的從外求得一個東西的狀態,也不見得是一個圓滿的狀態。


主:
我覺得是階段性,因為其實大家在每個時期的自己,可能都需要透過不同的方式,可能會讓自己比較好一點。現在如果你有認出來你現在正在做這樣的事情,可能只是在滿足誰的期待,沒關系,先認出來就好了。


訪:
然後請自己想一想,自己覺得這樣好嗎?如果覺得自己心甘情願那就ok。


主:
如果覺得我累了,那就轉換一下模式,你隨時都有權力可以按下那個終止鍵。


訪:
沒錯,重點是要認出來,這就是學正念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