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登入

I Like Radio

Enjoy Your Life!

只有喜悅,開放的心和態度,才能持續的支持我們走在正確的道途上。藉由靈魂純淨的意圖和內在神性的冥冥中牽引,讓我們在音波能量漩渦的祝福和恩典轉化之中,回到內在的寧靜與喜悅。

本集音檔,玄禾老師透過他在關係上長期的關照
分享如何透過關係的解析,協助自我成長

1.甚麼是關係?
2.為什麼所有關係都只是映照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3.為什麼在意關係是人類內心最深的無明?
4.甚麼是"只要我願意,我就相信我做的到."?
5.甚麼是完整的經驗?
6.如果無法接納自己的痛苦,有甚麼方法來幫助自己?

 

安老師:親愛的朋友,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然後今天玄禾愛音光的玄禾老師要來繼續跟大家開講囉!玄禾老師請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玄禾: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玄禾.


安老師: 是!可能聽眾朋友啊有些還是不認識你,那要不要再簡單簡單的講一下自己.


玄禾:大家好,我是玄禾.我在身心靈經歷過30年的學習,現在我所要分享的領域是銅鑼浴,頌缽靜心和心靈諮商的部分.謝謝!


安老師:所以說到心靈諮商,大家一定會很好奇.因為你知道嗎?那個排行榜問最多的都是感情或是關係,對不對?那個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所以那你要不要來跟我們說一下,以你的這個角度或是說你的體會,來跟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關係呢?


玄禾:
關係,這一個大家普遍都知道的一個課題,也是所有的地球人類共同有的人生課題.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幾乎無時不刻的在與人接觸,所以我們會有家人,同事,朋友.甚至你到外面吃飯都可能會認識司機,廚師,老闆,服務人員.所以說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裏面,都充滿了關係的影子. 那如何從關係裡面去看見自己要穿越的課題?如何藉著關係讓自己的方方面面更加地增長,我想就是我們每天在生活裡都會遇到的挑戰!


安老師:好像很多人都也都活在這個那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中. 那你可能要跟我們談一下,就是說這些關係像身心靈不是都在說:你可能就是要愛自己,不要去理會別人的怎麼樣.所以說這一段關係到底是要還是不要?還是說我已經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必須就是要學習那個跟別人之間的關係呢?可不可以跟我們的聽眾朋友來談談這個問題.


玄禾: 我想我跟所有的朋友一樣.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藉由許許多多人的幫助,我們才有辦法過著順利舒適的生活.我們生活在一個群聚的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品質,其實很大程度決定我們生活經驗的水準. 與各種關係擁有一種良好的互動,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一但與他人關係卡住了,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就會感到孤單, 快樂的時刻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起分享,艱難的時刻也沒有人陪伴渡過人生的低潮. 舉例說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如果關係不好,就會覺得孤立無援,而且你無法成就更大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集結許多人不同的智慧與專長,才有辦法在各個領域創造出美好的成果.可是當我們想改善關係時,我們或許會 跟別人說好話,做出友好的行為.


這是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實際上是反映出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除非我們改善與自己的關係,才有可能與別人建立起真正良好的關係.


除非與自己相處時感覺舒適自在,才有可能與別人相處時感覺自在.所以要改善與自己的關係,就是去接納自己的一切.


安老師: 對啊!就是要從自己先開始嘛!但是,其實有些人很可能就是會琢磨於那個對方的呼應跟反應嘛!對不對啊?所以他有時候會覺得說,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呢?因為我們都講說要先顧好自己嘛!對不對啊!如果先顧好自己的話,你可能會擔心對方會不會認為,就是因為我太自私了,然後傷害了對方.你這裡你怎麼看啊?


玄禾:我覺得生命中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們看待事情角度的一個轉變.所以如果我們覺得我們在意一個關係的時候,我是建議說,就我自己成長的經驗來說,往往我在關係裏頭受挫的時候,我並不清楚我在關係裏頭真正想要的是甚麼?後來我學習到,比如說我跟一個朋友關係好了.比如說我跟這位朋友在關係中有衝撞,我會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試著去想想,為什麼我這麼在意這位朋友.那背後的的原因到底是甚麼?

是不是因為如果我跟他的關係不好,是不是有一些我認為的既得利益會消失呢?後來我慢慢的發覺,原來我並不是真誠的對待這位朋友.同樣的它也反射出我並不是真誠的對待自己.在大部分的時候,我或許真的是因為頭腦的恐懼牽著我在各個關係裏面去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而這種自私狹隘的想法,往往也就影響到關係很難真正落實建立一個善意與友好.所以後來我慢慢的能夠從關係裏面去看見,原來我有很多的恐懼與自私.可是當我們談到好好愛自己的時候,當然自私並不是不好.可是如果關係都是建立在那個所謂的自私和利益的交換下,可以想見結果是不可能太美好.同樣的我們從我們跟別人關係裡面看見自己的意圖,同樣的我們也看見我們跟自己也是沒有建立在所謂的真實的善意互動.所以後來因為有了關係的協助,我才有辦法慢慢的看見與修正自己一些不太切合實際的期待.不管是在親人還是在工作上的關係,我們往往可以看見自己想與他人建立一個交易或交換的影子.我們能常常會想說,如果我們對這個人好,這個人就可以幫到我甚麼.那其實很多的事情,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不一定會發生.可是我們總是這樣子汲汲營營的在關係裏面希望可以收到更多更多的東西.這些所謂更多的獎品,往往最後都是想要去換成愛.所以不管我還是別人,一直在進行這種收集獎品來換愛的一個遊戲.那代表說,原來我們內在是非常的匱乏.

而這個來源就來源自,我們並不愛自己,所以我們覺得匱乏.所以我們去各個關係去收集愛,這形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所以所有關係的基礎,是確立在自己跟自己的一個關係.如果一個人他沒有辦法真正的接納自己所有的面向,時時刻刻的自己,那很顯然的他在關係中會基於匱乏的需求,自然而然的跟別人在關係中產生的所謂的交易,虛假的關係.所以同樣的,他必然會在關係裏面受苦.所以我認為所有的關係沒有所謂的問題,只有受苦與否的差別.


安老師:這句話可不可以再跟我們聽眾朋友講一下,他的意函是什麼?就是你說所有的關係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重點是在於那個受苦的狀態還是不是受苦的的型態?是這個意思嗎?還是說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玄禾:我跟大家在簡單的分析一下.因為這一個結論是出於,我自己從小到大在關係裏面的磨練之後所發現.那為什麼所有的關係都沒有問題呢?我們這麼想想,如果說我們是一個獨立能夠好好愛自己的一個個體,那我們對所有的關係裡面就沒有所謂的要求.我就不會期待說這個人應該要對我好一點,應該要主動一點,應該事事項項都為我想到.如果我們對他人在關係中都沒有要求的話,那這就是一段獨立又健康的關係.

可是如果我們內在是匱乏的話,那我們就需要周邊的關係不斷的持續的餵養我們愛.只要對方在任何時刻對我們沒有與我們行為相對應對等的一個回饋,我們就會產生不滿足,我們就會產生抱怨.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不愛我,而產生受苦,而這個受苦真的是來自於頭腦.因為我們沒有,所以我們就在各個關係中覬覦別人應該要給我們愛.可是沒有人欠我們啊? 為什麼別人應該要對我們好呢? 所以這是一個基於自己匱乏,而形成的一個永遠無法脫出的迴圈.每個人都在找尋能夠帶來身心平衡的幸福人生,可是在每個追求的背後都有著更深層的迫求與期待.那伴隨著頭腦中不曾中斷過的恐懼,纏繞的所有面向的自我.所以人只要他們沒有辦法真正的接納自己愛自己,那在這一個愛的層面的匱乏,必然會投射到他所有關係的交往互動上.所以我才會說在所有的關係裏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只有你受苦與否的存在.


安老師:那道理我都知道了,我也知道要愛自己或幹嘛!但是在關係當中,大家的習性問題或是習慣,對不對?也許就是看到我就是在愛中匱乏,可是他還是會遇到一個匱乏愛的人.就是覺得說你什麼都不給我,什麼都不給我這樣子.結果兩個人互相在討愛,結果兩個人都得不到好的結果.啊!我也知道這些都是頭腦,我不要這樣子對不對?那有沒有具體的方式讓聽眾朋友說,我聽了做了以後會比較好一點呢?


玄禾:是的!從我自己以前在關係中不斷受苦的經驗,得到了一些智慧與看見.那我的經驗是說,人啊!各個有不同的因果脈絡,所以說他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他就會吸引來跟他同頻共振的人.所以我們來舉例說,如果有一位被家暴的婦女,那往往我們站在旁觀的角度都會認為說如果被家暴了,那不就離婚就好了嗎?可是往往不願意離開那個婚姻的,就是那位被家暴的受害者.所以這就會形成一種很奇怪的迷思,你不是很簡單就可以分辨出來了嗎?你只要離開了這個關係,是不是就不會再受苦?可是往往會進入到這樣一個被暴力對待關係裏面的人,通常他內在會有更深的恐懼.比如說我們人通常都有趨吉避凶的想法,所以代表說一定還有比被暴力對待更可怕的選擇.所以說他寧願選擇待在一個每天被暴力對待的環境,也不願意離開這段關係.所以人真正恐懼的是什麼呢?恐懼的是:不願意愛自己,所以希望有別人來愛. 所以在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在很多壓抑的情緒的情況下,他只好選擇待在一個他認為第二糟的選擇.因為還有更糟的選擇.所以我想生命中很多的關係,都是類似這樣子的一個狀態.所以如果希望我們在每一段關係裏面都能感覺到,你是獨立而健康的.那我自己個人的成長的經歷中得到了一個小小的經驗是說,
不要在意任何的關係.哇!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大的悖論?我想要去經營改善關係,可是你卻建議我不要去在意關係?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悖論,可是這就是我自己成長得來的經驗.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不要去在意每一段關係呢?其實你越在意,就代表說你內在越匱乏.因為你覺得你沒有,所以你就把許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寄託在不管是你所在意哪一段關係裏面.所以你寄望的是別人改變,而不是你自己改變.我們希望別人去改變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是已經在小我的頭腦的恐懼的迴圈控制裡面.那如果一個人,他是能夠愛自己的.他就能夠擁有一股被討厭的勇氣,他就能夠誠實的真實的做自己表達自己.可是我相信很多的觀眾朋友一定會問,那一開始要怎麼做呢?我是建議大家,我自己的成長經驗是,我先看見我處在甚麼樣的狀態?我們必須要先看見自己在每一段關係裡是獨立又健康的嗎?是真正有接納自己的嗎?我們先看看自己處在甚麼樣的狀態,如果說我們認為重要的關係,我們都是處在相互索求互相依賴.那我想大家就得先從接受自己是這個狀態開始,沒有任何的批判.我們先接受我們目前是這個樣子,然後再試著看看我們能不能為自己做點甚麼?

當我們能夠多愛自己一分,我們對其他關係的依賴就會減少一分.所以我們必須先從覺察自己內在的狀態開始,當你覺察到你在各個關係你的狀態之後.接下來就是接受這個事實,就是接受我目前是依賴在某種關係.有的人是親密關係,有的人是對工作上的關係依賴.不一樣,可是不管他是什麼樣奇怪的關係,什麼樣奇怪的互動狀態,我們必須要先接受我目前是這樣的人,我目前是這樣的狀態.那第三點就是說,很多人往往不願意改變是因為,他認為他的人生是注定的,沒有辦法改變的.我覺得往往很多人是卡在這個部分.從集體意識的社會或是中國人的社會常常會有一些宿命論的說法,不然就是很多人會說其他老師就跟我說,我命中註定就是一定會不斷地被人家家暴,不然就是注定會做小三.


安老師:對啊!很多人會去算八字還是命宮怎麼樣?難道八字不準嗎?


玄禾:就我個人淺薄的了解,我覺得人類的學問都是一個大數法則,就是統計學.可是統計學只是說大部分人具有相同的條件的時候,它呈現的結果會類似,可是我覺得未必是一模一樣的.而人生的命運,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以往也是在一個佛道教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遇到事情,就會帶去宮廟問事,廟裡抽籤啊!求神問卜啊!這個事很普遍.所以以往我也認為我的命運也是掌握在這些算的很準的算命師手裏.後來長大之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才發覺說,原來他們所算出來的也都沒發生.所以後來才知道說,原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後來隨著進入到所謂的新時代裡面,接受了很多的學習,我才發現原來自己相信什麼,就會顯化什麼.這裡要跟所有的聽眾朋友分享,我也是從一段一段的失敗受挫的關係裏面,從裡面走出來的.而在這些關係裏面,才有辦法建立一個所謂的,像我這樣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愛自己的一個過程.我們剛剛有聊到第三點,
我們要相信自己做得到.只要我願意,我就相信我做得到. 所以除非你不喜歡處在一個快樂的關係當中,而這個快樂的關係是被定義於你跟自己的關係. 如果跟自己的快快樂樂自自在在,每天醒來都是喜悅,充滿興奮對未來充滿感恩的話.如果這樣的日子你不喜歡,那沒有關係.那只要你有意願,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辦法給出自己的人生進入到完全的幸福與喜悅當中.


安老師:好像有時候大家想說,我今天看書看看看,可是一看到家人結果書就闔起來.看到家人看到環境,看到又要工作了,他馬上就破功或髒話就罵出來了.對啊!好像大家常常會說,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呵呵呵!我也知道要愛自己,我也知道要跟他們改善關係,但是我書一闔起來,靜心一停的時候,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可是我們也不是想傷害別人,也沒有要幹嘛,對不對?但是對方有時不小心,箭就射出來了.那怎麼辦呢?


玄禾:謝謝!我們現在來跟大家分享第四點,就是
"完整的經驗".有人說,我現在就正處於一段受苦的關係啦!比如說,我的老闆天天虐待我啊!我的先生天天打我啊!就算我有一個想要改變的意願,也無法改變這個現況啊!沒錯,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成長過來的經驗就是,外在的境遇並不會改變,可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看待他的角度.這句話怎麼說呢?假設我是處於一個受暴的婦女好了,我是處於這樣的一個狀況.一切先生的行為我沒辦法改變他,可是我可以真的完整的經驗.這就是我們說什麼叫做完整的經驗痛苦.痛苦,如果我們不完整的經驗,它就會不斷的被壓抑在我們身體的細胞裡面.因為恐懼只會越壓抑,累積越大.所以我們要如何去釋放我們身體裡面的恐懼呢?我們要如何的去釋放這一些負面的情緒呢?唯有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而是要如實的面對.比如說我舉個列好了,我是一個被受暴的婦女.可是我以往我都希望有一天天神會突然改變我先生的腦袋,讓他不再打我.所以等於說,我自己是不接受這樣子的一個狀況的.可是我自己又感覺我自己事沒有能力去改變的,那我要從什麼樣的辦法想辦法來改變我的處境呢?那我的建議還有我成長所的出來的一個方法是:"我需要去完整的經驗這個痛苦".如果我先生繼續的打我,這次我會不逃避.我會很專注的去經驗這個體驗,而且我不寄望它會主動的改變.我們可以去想想,你看喔!你很痛苦,你很恐懼.可是如果你不坦然面對自己的狀況跟你的負面情緒的話,他只會被埋到更深更深更深.可是這一些東西都並不會從你的生命當中消失,可是他會在那個幽暗的角落不斷地影響你的人生.那什叫做完整的經驗呢?就是你不害怕,你不逃避,你做你自己.你去感受那份痛苦,跟那個痛苦在一起.當我們能夠接納自己的痛苦的時候,它就像一股在體內衝撞的能量.當我們願意陪伴這個受苦的自己,那個情緒說也奇怪的,它在我們體內衝撞著衝撞著,它就慢慢的慢慢的消失了.如果我們以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叫做物質不滅定律.原先的負面情緒我們把它看作是一種能量,當這股能量我們願意接納他的時候,它就在我們的內在不斷的表達它自己.它的委屈它的不平,而這個聲音就在體內不斷的說著說著說著,它就轉化進入到我們中脈去了.

那轉化到中脈之後,它就轉化成一股正向的能量.所以如果我們不逃避的話,就會發覺原來最可怕也不過如此.當負面的情緒消失的時候,正向積極的能量就有辦法進到我們的體內來.所以我們對於同樣的狀況,就會有更高角度的看法.當我們有了更高角度的看法之後,我們會認為原先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你就會出現靈感跟洞見.所以我們就可以發覺,我們是做的到的.只要我們願意,而且我們會不再投射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到他人身上.認為某一天或某一個奇蹟出現之後,他會自己改變自己.其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記得當我們完整的經驗我們的痛苦之後,痛苦消失了,身體內部的空間背被清理出來之後.而這些被清理出來的空間,就自發的灌入天地間正向積極的能量.所以我們對於事情的看法,就不再負面不再悲觀不再消極就不再恐懼.因為體內正向的能量增加,我們就有辦法給自己找到改變的契機與行動的決心.我也是這樣子一步一步改辦自己的.


安老師:所以就是在那個受苦的狀態,我們就是要去擁抱這個痛苦到底是甚麼,這個經驗到底是甚麼,才有辦法去蛻變.可是很多人好像就是想要把這個苦撥開,你現在叫我去體驗,可是我就是痛苦死了,會不會還沒體驗完整,我就已經內傷累累了.

 

玄禾:有一些靈魂,是有可能屬於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狀態.就是說,有一些靈魂會從正面的狀況來學習,而有一些靈魂會從負面的狀況來學習.那有一些人他的選擇就是他要體驗到負面的最深處,所以當然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那如果像安老師所講的這種狀況,我會覺得在我生命當中有的時候我也是不那麼勇敢,不是那麼堅強.那我會用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我們常講的就是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覺得你自己連面對都暫時做不到,那很好,那我們還是要接納我們目前的狀態是這樣子.可是我可以借助頻率比我更高的人,來帶動.如果我做不到,那我就盡量跟正向的人相處.如果你說我不一定有那麼好的人脈圈子認識這樣的人,你可以選擇一個正向的書,你可以選擇像安老師這個華人心靈網路廣播電台.你可以讓一些正向的聲音正向能量陪伴你,慢慢蓄積你勇敢面對的勇氣.所以我說, 山不轉路轉.我們如果沒有辦法自己做得到,沒關係!每個人都是有比較脆弱的時刻,我也曾經是.我曾經看過百本書,上過好多的課程,就是我也曾經認為自己做不到.去找一些所謂正向積極的振動頻率,讓他們出現在我的生命中.隨著他們出現的時間越來越長,我的改變就越來越明顯.


安老師:好,那我們今天的節目匆匆的很快的就30分鐘了.我們今天有就是多了10分鐘跟大家講解,因為玄禾講解的非常精彩.那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此了喔!拜拜!


玄禾:掰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