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06 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
NLP像是人的使用手冊,本書名為「NLP教科書」,特徵有三點:
1.是為NLP初學者所寫的書
2.完整教導NLP標準技巧。
3.隨時應用在生活中。
你不需要具備NLP相關的經驗或知識,就可以輕鬆學習所有神經語言學技巧,提升人生品質。
作者:陳彥宏,安一心

運用神經語言學,發掘自己的無限可能
NLP像是人的使用手冊,本書名為「NLP教科書」,特徵有三點:
1.是為NLP初學者所寫的書
2.完整教導NLP標準技巧。
3.隨時應用在生活中。
你不需要具備NLP相關的經驗或知識,就可以輕鬆學習所有神經語言學技巧,提升人生品質。
我要購買
本次演講重點
1.心矛法的介紹與應用,從狗的實驗介紹
2.如何用心矛法來改善自己的行為,實例應用介紹,夫妻為什麼結婚之後,常常相看兩厭
→利用情緒高點,建立屬於自己的好行為模組
3.學習四階段
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有能(內化)
學習的一開始,重點就在有意識這件事,NLP就是把你的學習拆解成簡單步驟
4.笨方法就是好方法,拆解你的行為,做事就會更順利
5.地圖必非疆域,你的地圖並非實際的世界喔,大家的地圖觀點都不一樣,但是都可以拿來解釋世界,別被自己的思考方式限制摟
6.感官三大分類
視覺型:目標導向,但是沒耐心
聽覺型:喜歡討論過程,不容易做決定
感覺型:觸覺型,重視人際互動,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
5.透過模仿對方類型,拉近彼此距離
這裡賣的是人際溝通,這裡賣的是正面思考,這裡賣的是NLP技巧,你好,歡迎光臨陳彥宏的正向思維量販店。
安一心:嘿,又到空中和大家見面了,然後今天呢很開心的依舊要跟大家介紹NLP系列的書籍,然後也很開心請到NLP我覺得這方面真的是非常專業,然後也實際上運用在各方面的技巧,不管是業務、生活或生命的種種層面,陳彥宏陳老師。
陳彥宏:嘿,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們又在空中碰面了。
安一心:是,我們今天想跟大家介紹是世茂出版社出的一本書叫做: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
陳彥宏:沒錯,這本書的書名取的很有趣,用教科書,因為我上一次有跟聽眾朋友們分享過,NLP其實就像是人的使用手冊,人的使用說明一樣,也就是透過NLP的技術我們可以更瞭解自己,可以瞭解如何跟別人做很好的溝通,因為書的封面就講到一件事情,它說運用NLP神經語言學,它可以發掘自己的無限可能性,那這本書它把NLP從最簡單的,對於一般人不瞭解什麼是NLP,它去解釋什麼是NLP,然後到了NLP裡面它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改變別人,事實上人永遠不可能改變別人,我們只能改變跟別人溝通的方式,所以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的單元,包含談到我們如何去跟別人溝通,然後其實它也有講到,除了跟別人溝通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跟自己溝通,把自己搞定,把自己調整好之後,你就可以去完成你的目標,然後發揮自己的潛能。
安一心:是,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的讓我感覺到,它好像是要改變別人,但是在改變別人之前要先改變自己,然後當你自己的解讀模式,或是思考模式轉變的時候,你會發現對方好像因為你思考的回應然後跟著去轉變。
陳彥宏:沒錯,這是NLP裡面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改變跟他溝通的方式,他怎麼可能改變呢?也就不可能去奢望對方自然而然去改變,而是我們改變溝通的方式,改變觀察的角度不同,我們有談到很多與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觀察,或者是去觀察它裡面也有提到一件事情是有可能行為是負面,但它背後有一個意圖、有一個出發點卻是正面。當你觀察點開始不一樣的時候,的確你的人際關係,你跟人的溝通方式,或者你對這個環境、這個世界的看法就會開始不一樣,就會有更多可能。
安一心:是,因為我們不是常常在講,無論外在的環境再怎麼變,對方都可能很難改變。而當你自己可以改變的時候,就是你的觀點不一樣的時候,你看到的結果也會不一樣,結果不一樣,你會覺得這個世界跟著你改變,其實完全全部都是自己在改變的。
陳彥宏:沒錯,就像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夏天快要到了,我相信有的人喜歡夏天、有的人不喜歡夏天,可是夏天的天氣就是這個樣子,為什麼夏天一到有的人就會覺得很煩燥,但有的人會覺得夏天太棒了,這種天氣讓人非常的有精神、非常熱情,然後甚至很有能量。那你去問他為什麼喜歡夏天,有的人就會講說,夏天很棒啊!可以出去玩,夏天可以去海邊,他喜歡玩水、喜歡晒晒太陽啊!但你問另外一種不喜歡夏天的人,他就會說:拜託!太熱了吧!出了門馬上滿身汗,然後這種天氣哪會想出門啊!可是夏天並沒有改變,它的溫度、狀況都沒有改變,改變的是這2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他們看待夏天的角度不一樣。
安一心:是。
陳彥宏:那人的互動、人際關係也是這樣,我們看到所有行為,看到每一個人你用哪一面來看他,當他多講你幾句你會說這個人好嘮叨喔!那你有可能另一個角度是,這個人好關心我喔!他是對你做同樣的事情的。
安一心:是,感覺就不一樣了。因為有時候我們腦袋瓜的思維真的是影響我們層面很多,所以有時候我們常會講說,到底是你先看到了這個世界,還是你先定義了世界才看到這個世界?
陳彥宏:嗯,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到底是我們的環境在影響我們,還是我們的觀點去影響你處於什麼樣的環境,那以NLP的角度裡面比較偏後者,就是你的觀點不一樣,你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樣。你的環境、你的世界、你的人際關係,你所擁有的一切就會開始不一樣。
安一心:是是是,所以這本書我才會覺得說,運用神經語言學發現自己真的是無限的可能。
陳彥宏:的確。
安一心:對,就是你會覺得一般我們覺得說你看到的可能就是競爭、困難的環境,那有些人可能覺得,哇!那才是一個最大的挑戰!
陳彥宏:嗯,對。像有一次我有一個學員,我們認識很久了,我對她的印象是一個女強人,做事乾淨俐落、乾脆,那有一次聊天的時候她突然跟我講說:老師,你知道嗎?我最近覺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不中用了。我那時候聽到很驚訝,這句話從她嘴巴裡面講出來是很特別的,因為我對她的印象從來就不是什麼記憶力不好、不中用,就是一個非常俐落、非常優秀的女性,那她說老師你就不知道了,為什麼我會這樣講,我昨天出門忘了帶鑰匙,上禮拜錢包忘在公車上,上上個月還有一件事情忘的更誇張,還有我去年出國那一趟忘的才離譜咧!我那時候看著她,我突然內心有一句話,我搞不清楚她是記憶力好還是記憶力不好耶,她連去年忘了什麼都還記得對不對,我就想說我可能去年忘了什麼都不記得了。所以你會發現她可能記得97件事情,忘了3件事情,可是當她的觀點都在看到自己忘了什麼的時候,就不會看到自己記得什麼了。就像我們人生當中很多人就看到自己失去什麼、自己沒有什麼的時候,你就會忘記看見自己擁有什麼、有哪些是你很棒很棒的地方。
安一心:是,這個讓我想到書中裡面好像跟那個心錨是有關係的,你一直建構自己不好的心錨,我覺得這本書講的很好,裡面還有很多層次性的心錨,那你也可以用這個階段性的心錨來改變自己這時候的狀況,我們等下有機會可以來談,還是你現在就要談這個部份。
陳彥宏:你要談心錨,心錨其實是NLP裡面我覺得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只是我們過去不知道被設定了,被下了一個心錨,那心錨這2個字是這樣子寫,我想聽眾朋友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字眼,這是NLP裡面的專有詞彙,心當然就是我們心情的"心","錨"是一個金字旁再一個苗栗的苗,那錨這個字呢其實原本是用在船,就船要停下來的時候它下一個錨才可以固定在那個地方,那心錨指的是,我用另外一個解釋就像我們心靈的開關一樣,在生活當中我們很多時候不自覺被下了某一些開關,舉個例子,那個開關可能是視覺的,像紅綠燈不用告訴你是什麼意思,你看到某一個燈號就會下意識動作產生一個行為,而那個東西就叫做心錨。
安一心:是。
陳彥宏:最早心錨其實是因為一個很有名的實驗,我相信很多聽眾可能也在以前的書本上聽過這個實驗,就是曾經有科學家做狗的實驗,他把食物一放出來--狗最喜歡吃的狗罐頭食物,然後觀察狗一看到食物他的行為--下意識動作開始流口水,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好,下一次科學家又把這麼好吃的美味食物端出來的時候,狗眼睛一看到食物要流口水的同時,科學家拿一個鈴聲在旁邊"叮"這樣一聲,發現狗看到食物、聽到"叮"的一聲流口水,好,再來一次,下一次要端食物出來時,同時一樣有"叮"的一聲,使狗又重復這樣的行為,看到食物、聽到"叮"聲流口水,經過一段時間重復做這些事情,後來科學家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下一次食物沒有出來,只有"叮"的那個聲音,他們發現狗就開始流口水了。疑,可是現場沒有食物啊!本來狗是因為食物而流口水的,現場只有那一個聲音沒有食物,狗卻自然流口水了,慢慢的研究發現,這就是後來NLP所謂的心錨。
安一心:是。
陳彥宏:它就像是一個心靈行為的開關一樣,當這開關被啟動的時候我們進入某一個狀態,產生某一個行為模式,而我們人也很多這種狀況,舉個例子,像我剛剛講的紅綠燈,就一個笑話是說小燕姐(張小燕)她開車的時候,通常看到紅燈她不止是停下來,還會開始講話,為什麼?因為在錄影的時候會有好幾臺攝影機,亮紅燈就是你要面對那邊講話,當然這是一個笑話,可是對一個人的行為來講這就像是一個心錨,視覺的心錨。看到紅燈一亮就是要開始講話了,那聽覺的心錨也很多喔!像剛剛我們講到的"叮"的一聲,形成狗聽覺上面的一個開關,那人呢?我們常常聽到某些特殊的音樂或者聲音,我們會有立即的反應,不用經過大腦邏輯思考的判斷就開始行動,舉個例子,我們如果還是學生,其實現在我們都已經不是學生了,聽到"上課鈴聲"都知道要幹嘛對不對,完全不需要告訴你,這是過去的經驗因為不斷的被重復,所以我們就產生了這樣的行為模式,甚至包含了有一些人的手機鈴聲,可能設定了某一個鈴聲,結果他剛好換了手機,現在不是那個鈴聲,可是剛好別人的手機是那個鈴聲響了,你也會很想找手機。在下意識的行為裡,因為那個鈴聲變成了你當下的心錨。
安一心:對對對。
陳彥宏:我還有一些學員跟我分享說,奇怪他為什麼聽到某一些歌曲就莫名的感動,或莫名的悲傷,是不是你曾經在某一次失戀的經驗,然後每次都不斷的反復聽那一首歌產生了連結,唉!對,那好像是我某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然後我那一陣子不斷的沉溺那一段負面情緒當中,一直在聽這首歌,雖然這事情過了很久了,甚至他當下沒有去想、忘記了這件事情,可是那一首歌一出來,他又進入那個情緒,又進入那個感受。
安一心:突然想到我以前有一個朋友喔,他們是感情非常的好,他們就是自己有設定一個主題歌,只要雙方誰生氣吵架的時候,主題就會放出來,兩個那種心情就會開始不一樣喔!就會慢慢慢慢軟化了這樣,我覺得,哇!好聰明的心錨方法。
陳彥宏:不過這個要小心啦!如果未來搞不好會成為在人生當中的禁歌,不見得只是聲音喔!其實心錨不只是聲音,像我們剛剛在講的視覺也是一種心錨,因為NLP講五感嘛!五種感官,視覺、聽覺、味覺、觸覺跟嗅覺,事實上這五種感官都有可能產生心錨,譬如我們剛剛講視覺,燈光是一種視覺、畫面是一種視覺,還有很多電影很習慣建立你的心錨,像某一個信物,它在當中會不斷的出現,例如像海角七號裡面那個什麼豬什麼豬什麼豬的,當它不斷出現你每一次只要看到這個物品,就會進入那一種情緒、那一種感受,所以你剛剛舉的例子很好,就是男女朋友,事實上男女朋友除了定情曲之外,很多有定情物耶!
安一心:對對對。
陳彥宏:所以分手的時候這種東西若是沒有收乾淨,其實還是很容易進入這個情緒,或者你也會發現有的分手的情侶,尤其自認為愛的特別深的那一方,他有時候會自我虐待,就刻意又把那些定情曲、定情物又一直放在身邊,然後讓自己一直沉溺在那種情緒,通常都是不敢面對啦!
安一心:是是是,因為我覺得心錨蠻好的,我們應該可以教教聽眾朋友,我們剛剛講的是定心錨嘛!那怎麼利用心錨的方式來改變,比如說他的負面狀況,像書中不是有覺得可能怎麼樣的時候有什麼階段啦!然後手肘、手臂、手上。
陳彥宏:OK,我先講一個比較簡單的,因為書裡面講的這幾件事情,我認為在空中分享的時候會看不到動作,比較不容易理解,那空中我想用包含視覺跟聽覺的部份會比較容易想像喔!心錨的設定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心錨的那個重作或聲音,本來是跟這個情緒比較沒有直接關係的,舉個例子,狗看到食物的時候他想要吃所以流口水,可是"叮"那個聲音根本本來是跟這件事情無關的,在那個當下,他只是因為同時聽到這個聲音,而因為狗飼料產生這個情緒,一樣的,像你剛剛講到的定情曲、定情物,或者電影裡面善用的這個技巧。心錨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你一定要在那個情緒達到比較巔峰的時候然後使心錨出現,因此久而久之這個心錨就會跟這件事情產生連結。
安一心:喔!
陳彥宏:舉個例子,像我們剛剛先講那個狗的例子,科學家刻意在牠每次看到飼料的時候才有這個聲音,這個心錨的設定才會有幫助,如果狗在看到飼料想吃的時候或是很餓的時候、或牠平常在玩的時候都聽到這個鈴聲,這個鈴聲就變成沒有任何意義了,它就不會是一個很有效的心錨開關。所以不管你要設定的是視覺的心錨開關、你要設定的是某一首歌--聽覺的心錨開關,或者像剛剛一心談到的肢體的心錨開關,舉個例子,有的人他在需要自我激勵的時候他會手握拳,做自我激勵,甚至告訴自己--太好了!做這樣的一個動作,那通常他做這個動作可能是他之前可能遇到很激勵的狀態、或他上臺頒獎的時候,他都做了這樣的一個動作,所以下一次等他需要進入這個情緒的時候,他在做這個動作,我們稱他在啟動這個心錨,然後就可以很快的轉換負面情緒,然後進入那樣的狀態。
安一心:是!
陳彥宏:好,我舉我自己運用的例子來說,像我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分享、不斷的授課,那每一次上臺之前,如何把自己的狀態做一個最好的轉換就變的很重要。有可能睡眠不足、有可能那陣子很疲憊,可你上了臺就要做一個很好的轉換,那我過去設定的心錨是這樣子的--當我狀態很好、表現很好、接受掌聲的時候,我就會刻意的設定心錨。我在我手的大姆指、食指跟中指,就這樣握住,用這個心錨來記錄當下那個情緒,下一次我接受別人的鼓勵、接受別人的表揚,像說:老師你講的太棒了!我就會自覺的設定這個心錨,每一次當我接受掌聲、當我有最佳表現,我又回到這個心錨的動作,然後下次我要上臺之前,我只要覺得我今天的狀態也許比較疲累、比較悶、狀態沒有那麼好,這時候我就會做3個深呼吸,然後啟動我那個心錨的動作,讓自己很快的進入那個最佳的狀態,那這是我在生活當中運用的方式。
安一心:那會不會你很累在睡覺,然後不小心做一個這樣的心錨,哎,馬上又有精神了!
陳彥宏:所以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你會發現,生活當中你常常容易不斷的在不同的場景你會做的動作、或者是聽的聲音、或者看到的畫面,就不容易成為心錨。一定要比較特殊一點,舉剛剛你講的定情曲這件例子,如果他們定情曲挑的是國歌,肯定不會有感覺的,因為在其他地方也可能會聽到;或者沒有到處有,但可能會帶出來不同的情緒。那也有可能你剛剛講的肢體的這種心錨,如果是握手這種太平常的肢體,就不容易設計成他的心錨,因為可能握手的時候他有各種不同的情緒展現出來,所以你會發現我剛剛講的這個大姆指、食指跟中指握住的這個動作,平常我們比較不會去做,然後你也比較不會無意識就做到這個動作,像你剛剛講到的睡覺,有一些動作我們會無意識做到的,像有的人會抓手指、或者抓身體,那那個部份你容易無意識做到的,它就不會是一個比較有效的心錨。
安一心:嗯。對,陳老師跟我們講的心錨的設定,我覺得比書裡面講的還清楚,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心錨真的是要有一個情境、情節,一個關鍵時刻,然後就像你說的,要按部就班的一直強化它,像每次你上臺的時候,就一直這樣強化、強化、強化,到某一個狀況,它使用出來才會更有效力。
陳彥宏:對,因為裡面是說這個方式你要很CLEAN、講的是很乾淨、很清澈,簡單來講最好是你某一個情緒得到高點的時候,你去建立的心錨,那個心錨最容易產生連結。我們剛剛一直在舉的這些例子,它通常都是到某一個情緒的時候,然後有這件事情的發生,像狗是看那時候--好想吃喔!所以就建立了,我們生活當中有些例子,像為什麼有些人在人際溝通的時候,像是有些夫妻為什麼結了婚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會越看越相厭?那張臉為什麼會越看越討厭?原因是很多時候我們的另一半都是在情緒低點時在我們面前出現。
安一心:哈哈哈!
陳彥宏:例如老公在公司被老闆訓了一頓,一回到家老婆的臉就出現在他面前,你還好嗎?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然後每次看到他你就會覺得很煩,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很煩,因為他總是在情緒低點的時候出現在你面前,但是如果反過來喔,比較會經營兩性關係、親子關係,或是夫妻關係的人,你應該在他興奮、開心的時候,應該要在他身邊;當然低潮的時候你應該要在他身邊,可是當他很棒的時候、最開心,甚至他在公司裡面被表揚,或是孩子在學校上臺頒獎的時候,如果他也看的到你這張臉,那張臉的視覺心錨,對他而言就會有不一樣的意義。
安一心:對,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是可以在無形當中,對你的另外一半、或是你的同事、上司的旁邊,慢慢建構這種心錨,讓他覺得,嗯!這件事你真的是可以做得到的!這樣下次加薪的時候一定會想到你。
陳彥宏:的確,包含用在管理領導,我常常到一些公司行號裡面去講課的時候,看到一個狀態是如果他們要開會,然後是全體的會議,時間到了可能還有很多人還坐在位置上忙,就會看到那個會議的負責人很辛苦,要透過電話廣播:要開會了!放下手邊的工作,要關燈了,請不要坐在位置上。我都會建議他們,以後你們就挑一首歌,是準備開會的歌,每次你也不用講話,這首歌放完就關燈開會,你會發現後來他們一聽到這首歌,就知道要往會議室移動了。這就跟垃圾車的音樂是一樣意思。的確這也是心錨喔!聽到那個音樂你就知道要倒垃圾了。
安一心:對。
陳彥宏:以前我們在老家,比較鄉下,然後有一臺水果車,每天晚上他會來賣水果,那個老闆就很有生意的頭腦,很會設定心錨,讓消費者知道他來了,他每次出現只放一首音樂,放楚留香,他不放其他的歌,不會說很多種音樂,他就只放楚留香的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時候我阿媽已經七十幾歲了,她每次只要聽到這首歌,她就會說,哎哎,楚留香來了!楚留香來了!來去買水果!所以就發現,疑,楚留香的音樂本來跟買水果這件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因為每天這首歌出現都是水果車來了,準備要去買水果,就產生連結了!可是我們剛剛講的,如果這個水果車的老闆,他有時候放楚留香、有時候放一代女皇,那就沒有效囉!他要讓這個心錨不斷的強化,變成那個心錨的真正開關,就會有效。
安一心:是!我覺得心錨的這些步驟跟方法其實是要更清楚一點才會有效,包含我們講的不管是人與人之間,或是自己要克服上臺講課、或是分享會緊張的時候,做什麼樣的動作你可以去強化它,慢慢讓自己有機會去做改變。好,那我們現在剩下一點點時間,來介紹這本書的架構好嗎?
陳彥宏:好,這本書全名叫: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那這本書它從一開始,我們剛剛提到的NLP是什麼,它先讓我們瞭解什麼叫NLP,那裡面有談到一件事情說:NLP是創造自我的工具箱,也就是NLP裡面它教的不是觀念、不是態度,而是每一件事情的背後它都有步驟、有做法的,也就是面對我們人生的每一個挑戰你要實現目標,它有哪些工具是你可以用的,那接著這本書裡面談到了一些我們如何跟別人互動,包含談到親和力,那其中有一個單元我覺得非常棒是,它有提到了NLP裡面我們發現學習有幾個不同的階段,那它也把這些階段做了很明顯的區分,讓我們瞭解面對我們的目標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正處於哪個階段,可以有哪些調整。
安一心:是。
陳彥宏:以及在跟人際互動的過程當中, 你可以如何觀察對方、建立親和力,進而裡面有一些包含剛剛一心提到的,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很重要!可你要怎麼改變角度,裡面有好幾個方法,像是換框、不同的位置等,也包含剛剛提到的如何控制自我的開關--心錨!還有如何去調整自己的負面行為,那最後一個單元它還提到一件事情,實現你的夢想要怎麼去完成你的目標。甚至裡面有幾個我覺得很不錯的,它叫做8個框架跟結果,這8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瞭解這個目標真的是我要的嗎?我有哪些資源可以掌握?然後我可以做哪些調整,進而讓自己真的去實現。
安一心:是。好,讓我們先休息一下。
安一心:好,讓我們繼續分享世茂出版社出的--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然後我們請到陳彥宏陳老師跟我們分享,我覺得剛剛講的真的很精采,就是有一個很棒的老師來幫我們稍稍導讀這本書,效果真的是不太一樣,會覺得哇!NLP的東西好像不是想像中那麼難,其實它是很好運用的。
陳彥宏:對,其實它可以很生活化,就像我們剛剛在上一個階段談到說,它一開始就說NLP就像我們的工具箱一樣,事實上既然是工具箱,那要用的時候就要用的出來,它不是理論,而是在每一個生活狀況中使用。像我剛剛舉很多例子都是我們生活當中碰的到的,而生活真的無處不NLP,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會運用到,或者無意識的運用到,只是不知道自己會,但卻使用出來了。講到這個我們就來談談,這本書裡面有講到一件事情是學習的4個階段。
安一心:對,我覺得這很重要。
陳彥宏:是,的確,其實我們不斷的在學習,從小時候到就算出了社會,就算五十歲、六十歲,甚至七十歲,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學習,只是每個階段我們學習的東西可能不一樣,那這本書裡面它有談到NLP裡面的學習4階段,這4個階段最大好處是可以讓我們比較清楚,我現在正在學習成長的東西,我已經掌握到什麼程度了。它裡面談到的第一個階段,用這本書裡面的解釋,它叫做"無意識的無能",這是不知道也做不到。用我的話來解釋,這個階段叫做"我不知道我不會",我不知道我不會做這件事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生活的共同經驗好了--學騎腳踏車。小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腳踏車,那這個時候叫做"我不知道我不會",也就是無意識、我不知道我無能,因為我連什麼是腳踏車都不知道,所以我當然不知道我不會騎腳踏車,就像我們剛剛在上一個階段談到心錨這件事情,因為我過去根本沒有聽過什麼叫做心錨,無意識的無能,我不知道我不會這件事情,這是學習的第一個階段,而大部份的學習都會從第一個階段開始。
安一心:嗯嗯。
陳彥宏:第二個階段,我們經過了一些察覺跟發現,例如我們看到路上有人在騎腳踏車,然後我們內心會有一個疑惑--那是什麼?那可能會問爸爸媽媽,他們會說那是腳踏車,這時候我們會開始進入一個狀態是--那我為什麼不會騎腳踏車?這叫學習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書裡面講的"有意識的無能"。
安一心:就是知道這件東西,但是你可能還不會這個東西。
陳彥宏:對,就是我知道我不會,我知道有腳踏車這件事情,可是我也知道我不會,這是學習的第二個階段,還是沒有辦法掌握,但是至少察覺到了這個能力我不具備,像也許經過上一個階段我們的分享,有的朋友會說--喔!原來有心錨這個東西喔!但是我還不會心錨這個方法,這叫做理解、發現到了我不知道的,然後因為我們很想要瞭解、很想要學會這個東西,我們就會進入學習的第三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透過學習而來的,例如學騎腳踏車,我們就會開始練習,然後在後面裝2個小輔助輪,開始去學騎車,慢慢的去掌握,甚至慢慢的輔助輪拿掉了,還是可以維持的很好,然後這時候就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同學就會問我們:你會不會騎腳車?你會告訴他:我會啊!我會騎腳踏車。第三個階段叫做"有意識的有能",就是我知道、我也意識到我會,我知道我會騎腳踏車。
安一心:是。
陳彥宏:像心錨如果各位真的去練習了,透過學習你可能會知道它是有一些操作的步驟的,它在什麼時候設定是最有效的,然後過一段時間也許你同事朋友說:唉!我們上次聽廣播聽到講那個NLP的心錨,我們不是很好奇、有興趣嗎?你不是說你真的去研究學習了,那你現在會不會?我會、我會!這就是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我知道我會,"有意識的有能",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我們講騎腳踏車好了,到後來可能我們已經有十年、二十年沒有騎腳踏車了,可是剛好我們去個地方玩,那裡很流行騎腳踏車,我們去台東、去騎腳踏車、去伯朗大道,租了腳踏車之後,一群朋友一起去騎,這時候可能已經十年、甚至二十年沒有騎過腳踏車了,但你還需要從裝輔助輪開始嗎?應該不需要了吧!上去很快就可以操作了,那奇怪了,我已經這麼長時間沒有騎,為什麼我還做的到?這叫做"無意識的有能",就是我不知道我會,淺顯易懂一點解釋叫內化了,我不用去想第一步該怎麼做、第二步該怎麼做,就可以做的到。
安一心:是。
陳彥宏:跟前一個階段最大不同是,在我知道我會的階段,我在做這個新的行為、做這個改變,我需要提醒自己,我待會要平衡、要怎麼注意,可是到了第四個階段,我不知道我會,不需要提醒你自己就很自然而然內化的變成一個習慣、一個慣性,而我們生活當中這種經驗太多了。舉例開車好了,已經開車一段時間,會開車的人,停車的時候還需要像駕訓班一樣,這個角對那個線要轉幾圈、轉幾圈嗎?應該不需要了吧!你很自然而然、無意識的,就已經把這些動作都操作到了,那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學到了。所以過去有很多的書,或者是練習告訴我們練習21天,或者要做21次,它其實都是要幫我們從第三個階段,有意識的有能,進入到第四個階段,無意識的有能,也唯有進入無意識的有能時,這才會真正變成你的東西,真正變成一個新的行為模式,讓你真正的得到改變。
安一心:是。因為我覺得NLP這本書,前面這個章節它講的很重要,要把NLP內化,你才有辦法使用後續的工具,在腦袋裡自動的轉化變成這是正面的,老闆講什麼、本來解讀是什麼,然後自動改變成什麼東西這樣。
陳彥宏:對,事實上剛剛講這學習的4個階段,從第一個階段,就是完全無識識,我做不到、我不知道、我不會的階段,到第二個階段,我知道、我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我不會、我沒有這個能力,中間的過程我們剛剛有特別講,你要有察覺、要有發現,那的確在NLP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你要有敏銳的覺察能力,因為沒有覺察就不會改變,覺察之後你可能還沒有進入改變的過程,但是你才有機會改變。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我們的同事、我們的朋友,你會覺得他有些事情需要改變,這是旁觀者,我們的觀點,可是他可能會覺得,會嗎?還好啊!我覺得我做的很好啊!那這種人絕對不會改變,因為他自己沒有察覺,所以我們常講這種人叫做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全部的人都覺得你應該要改啊!但他自己覺得:會嗎?我覺得還可以啊!好,所以的確,NLP就像剛剛主持人提到的,很多時候你在看這本書會發現,喔!也許我還沒有做到,可是至少開始讓你察覺到了。
安一心:是啊!
陳彥宏:有察覺到就會開始透過練習、透過學習去改變,而有一些人是反過來,包含很多能力很強的主管,他過去也許是能力很強的業務員,或者他是工程師的時候能力很強,或者是產品開發人員他的能力很強,那一般台灣的企業,都會把能力強的人拔擢起來當主管,可是後來會發現,能力強的人不見得會是好的主管,關鍵是能力強的人很多時候他們的能力是在學習的第四個階段,他不知道他會,無意識的有能,也就是說,啊?這個也要教他喔?有一些主管會不懂,那麼簡單他自己應該知道的吧!因此他不會是很棒的、可以把他的行為給複製出去的一個好主管,他有太多的行為已經內化了,已經無意識了,他也不知道原來這個還要教、這個還要去複製。
安一心:是。
陳彥宏:那這也是我特別喜歡NLP的一個原因,因為NLP把一些東西變的很簡單的步驟,而這些步驟只要我們照著去複製,像這本書,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這本書裡面它就把很多這樣的步驟做拆解,讓你知道我第一步該怎麼做、第二步該怎麼做,進而你會察覺到有一些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例如銷售,聽起來就很難,碰到朋友第一個我怎麼跟他拉進距離,有的人覺得好難喔!然後你覺得那些人做的很好,他很容易在陌生的場合就很快跟別人交朋友,去問他怎麼做到的,他可能沒有辦法教你喔!因為他又進入第4個階段了,因為他是無意識的有能,他很自然而然就可以跟人家聊的很好。我有一個同事,他是我們公司的業務,他是我的朋友裡面最會跟人家聊天的,有一次他來拜訪我,然後在我家遇到我的母親,他跟我母親聊天聊了快一個小時,2個人像是好姐妹一樣,然後他走的時候我就說,唉!媽妳之前有見過我這個同事嗎?怎麼聊的那麼熟?她說:沒有啊!你們這個同事真的很能聊耶!他是做業務的喔!他是完全沒有壓力的聊天,可是假設我問他說,我覺得你聊天的功力比我強太多了,教教我怎麼聊天。他肯定說不出個第一、第二、第三步驟來,也許他講的東西是很重要的,但會有點籠統,什麼要開放的心啦、要關心對方啦,那麼我們內心就有一個聲音了,我也是以開放的心關心對方,為什麼沒有跟你一樣,那代表一件事情就是,他在我們剛剛講的第四步驟的階段,無意識的有能。
安一心:對。
陳彥宏:那如果聽眾朋友你有這個狀況,例如說你要教你的孩子某些東西,你千萬不能說:為什麼聽不懂,這很簡單啊!你要教你的部署,你要把你成功的經驗複製給你的朋友,例如你很會溝通、你很會改變情緒的狀況、情緒管理,你朋友可能問你,你怎麼能總是保持在好的情緒?教我怎麼做,這時候如果你在回想的過程當中,你不知道該怎麼告訴對方,你就會回到那個很籠統的那種詞彙,像是你要放輕鬆啊!但我就是沒辦法放輕鬆才會問你如何進入那個狀態,這時候你就要思考這代表一件事情,你在學習的第四個階段,無意識的有能,而你該做什麼?很簡單,回想你所有的動作去拆解它,然後越笨越好。我常講,有時候最笨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有的人會說,老師你不用幫我拆解成十個步驟啦!那麼細幹嘛!的確我相信也許你可能3個步驟就做到了,但是我要複製給每一個人都能夠接受,我就要像汽車駕訓班的教練一樣,你的這個點對到那個點,方向盤轉2圈,那個點對到這個點,再轉2圈,左轉回來,類似這樣子,如果你會開車看那些駕訓班教練教的動作,你會覺得很煩耶!真正開車根本不需要這樣子,我承認!但是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你才會從我不知道我不會,一直到我知道我不會,而事實上,我知道我不會到我知道我會,第2個階段到第3個階段,往往是過程當中最有挑戰的,因為你要不斷提醒自己、不斷的勉強自己,不斷刻意告訴自己這件事情我要這樣做,所以我常常講我對在學NLP看到這4階段的學習考驗,感覺就是,我認為所有的改變都是勉強來的,沒有勉強就不會改變。沒有勉強就會回到原本的慣性、原本的習慣當中。
安一心:是,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子,但是剛好這一章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還蠻基礎的,聽眾朋友在讀這章的時候,也許不太清楚這個字眼它為什麼這樣講,就在33頁裡面的地圖並非疆域,我覺得這個是它貫穿NLP的很重要的概念。我們是不是來跟聽眾朋友講一下,它這個字眼是在談什麼?
陳彥宏:對,其實地圖並非疆域,這是NLP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假設的概念,所謂疆域就是並非實際的那個東西,地圖只是描述那個東西,跟實際上一定有落差,我舉個例子,當然現在大部份的人用的可能是電子地圖,或是GPS,假設你用電子地圖好了,你拿著GOOGLE MAP GOOGLE地圖,或者你帶著地圖,然後你要去找某一個你沒有去過的地點,這時候你看地圖的時候你會有一些腦海之中的判斷和想像當中的畫面,進而去找那個地方。可是當你實際到達那個地方,它真的會跟你的想像是一樣的嗎?不會喔,因為你沒有去過,你只是看著那個地圖,甚至比例尺不一樣,那個感受就完全不一樣。好,那地圖並非疆域是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人跟人的互動過程當中,事實上我們腦海當中都有一個地圖,而那個地圖不是真的,人際關係的地圖、某一件事情的地圖。
安一心:是。
陳彥宏:舉個例子,我家有養一隻黃金獵犬,那黃金獵犬是大狗,我們都要帶牠出去跑步,有一次出去跑的時候,牠可能是腳受傷了,回到家過了幾天看牠走路一跛一跛的,帶去看獸醫,檢查完說牠右後腳的腳底有一個傷口,可能踩到什麼了,然後傷口有一點流膿發炎,醫生建議我回去要幫牠塗上藥水,然後戴上一個頸罩,避免牠去舔傷口。回去之後我幫牠傷口塗了藥水,然後戴上那個像喇叭形狀的頭罩,戴上去之後,有一個動作我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家的狗牠很活潑,可是當那個喇叭狀的頭罩一戴上去之後,牠居然呈現一個定格畫面。
安一心:哈哈哈哈。
陳彥宏:像被點穴了一樣,這在牠身上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幾乎不可能,我講到這裡相信聽眾應該有一些畫面,就是有一隻黃金獵犬,然後戴著那個頸罩卻不動的畫面,好,那我們去思考這件事情,現在聽眾朋友如果你有一些畫面,你的畫面跟當時我看到我們家狗的經驗會一樣嗎?肯定不會一樣,不是不一定一樣,是一定不會一樣,因為你沒有見過我家的狗,所以代表一件事情,可是我在講這個經驗的時候你會有畫面啊!因為你的腦海有你的地圖,就你過去有看過黃金獵犬,甚至你有看過那樣子喇叭狀的頸罩,你會把過去的經驗在腦海當中湊成一片地圖,然後我有我的經驗,我也有我的地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為什麼會有狀況?是因為我把我腦海當中的地圖看作是真實的,因為那是我的經驗,對我而言是真實的,可是聽我話的這個對象,他也把他的經驗,腦海當中的地圖當作是真實的,可是你也認為是真實的、我也認為是真實的,我們兩個人的真實卻是兩件事情,這時候就容易有溝通的落差。
安一心:對對。
陳彥宏:所以如果我們在溝通、在人際互動、在做每一件事情,都把別人的經驗、別人以為的事實當作是一個地圖,那我們自己以為的事實也是一個地圖,我是這麼形容的,有些時候就會變成是:反正我們人際互動的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彼些的地圖拿出來對照一下,中間有哪裡不一樣、哪裡一致的,那就慢慢找到共識了,所以地圖並非這個疆域這個概念,可以讓我們看待很多事情的時候變得更輕鬆、變得更有彈性,那你也才可以,我們從剛剛開始一直強調,要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待這個環境、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不一樣,那當你看到的是:喔!他的地圖跟我不一樣耶,這時候就比較輕鬆啦!就保持好奇,哎,為什麼我們在講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地圖跟我的差別那麼多呢?就不會覺得:你這個人很主觀、一點都不客觀,我必須承認一件事情是,學完NLP之後我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客觀。因為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把當時最完全、百分之百真實的經驗重來一次,我們的描述、我們的溝通、我們大腦的運作都已經刪除掉了很多訊息,而這些我們覺得不重要的訊息可能是對方覺得重要的,因此他畫出來腦海裡面的地圖,跟我們的地圖會是不一樣的。
安一心:對,我覺得可以從幾個觀點來談這個部分,一個觀點當然就是書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架構,就是當你認定其實看到的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你腦海裡的地圖的時候,可能會更寬廣的來對待這個世界,或是你的心情就不會常常被一個小小的事件給局限住;那當然另外一個觀點就是,有些老闆會覺得,啊!你怎麼都聽不懂,原來你想要把自己的地圖放在對方的地圖,然後也許他的地圖跟你的是不同的,比如說書裡面說把兩個地圖畫出來好好的對照一下,怎麼樣才是比較恰當的,什麼樣的東西是不恰當的。
陳彥宏:沒錯沒錯,所以像它書名講說: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它的副標就寫:運用神經語言學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那就像剛剛主持人提到的,的確我們看的事情,如果我很清楚我的地圖不見得是真的,對方的地圖也不見得是真的,因此我比較有彈性,用開闊的精神、開闊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待其他人,那當然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否則我們就會局限在自己的框框,地圖有時候是我們自己的框框,把我們給框架住了,因為我們就認為只有這件事情是真的、只有這件事情可行,只可以這麼做。
安一心:對,所以後續裡面有教大家怎麼換框框之類的。嗯,好,那我們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這裡面的,比如說有一個還不錯的概念,就是感官的練習。
陳彥宏:哦!感官的練習是NLP裡面我覺得非常重要,而且可以比較快一點就掌握到的很好的技巧,因為NLP談五感,那這本書裡面有談到事實上這五種感官,當然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都是我們平常在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會碰到的,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喝起來、吃起來什麼味道,這些我們都經歷過,可是裡面談到一個NLP的技巧,叫做表像系統。表像系統指的是,這些感官我們都有,但是通常我第一個最常用的感官是什麼,譬如說第一個最常用的,他拿來判斷事情的,是用視覺來判斷的,也有人是用感覺來判斷的,而這第一個你表現出來的這種感官,就叫表像系統,也是對你而言最重要、最在乎的那種感官。而不同的表像,它的行為模式就會不太一樣,舉個例子,NLP裡面它把人分成三種類型,視覺型,第一個最表像的是視覺,看到什麼很重要,然後有聽覺型、有感覺型。視覺型是什麼樣的人呢?視覺型做決定一定要用看到的,例如,你在電話裡要跟他說什麼,他說,哎!碰面聊吧!接到行銷的電話都會跟人員說,把資料寄過來、或者傳過來,看到資料再來討論,去買東西時現場展示的東西不夠多,他就會問你們有沒有型錄可以讓我參考一下?
安一心:是是是。
陳彥宏:那這種人他是用視覺來做判斷的,因此這種人在NLP裡面,發現他做決定速度很快,做事、講話也快,目標導向,甚至買東西之前他都有清單,要去逛賣場前他可能把清單列下來,今天要買哪些東西,然後去很快就可以買完,那這種人有一個功課,我們不講缺點,最大的功課就是沒耐心!做事很急、很趕,然後目標導向。甚至有些視覺型你會聽到他跟你聊天聊一聊說:「講重點!」,非常的急。聽覺型,他是聽覺最敏銳、聽覺最發達,聽覺是他第一個表像,他先用聽覺來判斷事情,所以他對小聲音很敏感。例如,不要說噪音,他家剛好有一臺宣傳車經過,有傳來聲音,其他人可能沒有感覺,聽覺型第一個有反應,他說太吵了!聽覺型像我們有一些房仲業的學員,說他帶聽覺型去看房子的時候,聽覺型第一個問這邊隔音好不好?他比較在意聽覺,聽覺型喜歡跟別人討論事情,我們來討論一下那件事情,他不像視覺型那麼果決,但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很能跟人家聊天、很會講故事,像描述一個經驗的時候,通常聽覺型的描述會最精采,他去吃了哪家餐廳很好吃,他跟別人分享聽完之後會覺得真的很好吃!很想去吃吃看,這是聽學型一個非常優秀、擅長的特質,但是他也有一個功課,就像我們剛剛講視覺型有功課,聽覺型最大功課是他比較不容易做決定,比較容易猶豫很久,原因是因為聽覺型喜歡跟人討論事情的過程,那你想想,做了決定就沒有討論空間了。所以他不做決定是因為他很愛那個討論的過程,他會講我們再討論一下、再討論一下。
安一心:嗯。
陳彥宏:感覺型的人,總括來講比較偏觸覺敏銳,當然味覺和嗅學也算是裡面敏銳的類型,那最主要看到觸覺,所以感覺型的人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他會拍拍對方、拉拉對方,講話的時候你會看到,有一些人戴著識別證邊講話,手指邊轉識別證,女生喜歡用手指轉長頭髮,這種觸覺感官特別敏銳的,通常都是感覺型的,那感覺型更特別了,我很喜歡感覺型的朋友,一句話可以形容他們,感覺對了什麼都對了,重感覺,所以跟你互動那個FU最重要,你在跟他互動時只要感覺對了,他會挺你、聽你跟他吐苦水、跟他訴苦,你會覺得他跟你是麻吉麻吉、bodybody,因為他最重視人際互動的感覺,因此他做決定時比較憑感受、憑感覺在做決定,所以感覺型的人他有一個比較大的功課,就是比較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相較這三種類型,因為有些時候,別人的負面情緒他也會被影響,所以他的情緒起伏會比較大,的確他就變成比較需要在面對情緒、面對感受的東西時,稍微抽離讓自己可以冷靜一下,否則他比較容易因為情緒的起伏去引響他的工作、去引響他的生活。
安一心:嗯嗯,我先請問陳老師一下,因為這書裡面是寫身體感覺,但是我看有一些書籍是寫觸覺。
陳彥宏:對,事實上,觸覺型或身體感覺這兩種翻譯都有,因為NLP都是翻譯的書籍,那我個人比較喜歡"感覺"的翻譯。
安一心:喔!這樣比較恰當嘛,對不對?
陳彥宏:對,但是他的行為上面,以感官的這五種類型而言,他真的是觸覺特別敏銳,觸碰的觸,所以他真的會喜歡在人際互動的時候要拍拍對方,有一些肢體觸碰會覺得是我跟你拉近關係了,那跟視覺型不一樣喔!我曾經有聽學員跟我講說,老師,我聽過人家講說要快速拉近距離,只要有肢體觸碰就拉近距離了,我說,如果你跟身體感覺或觸覺的類型,去做這件事情的話,恭喜你做對了,他們喜歡一開始有肢體觸碰就代表拉近,可是如果你遇到視覺型做這件事情就不恰當,視覺型喜歡有一點空間感,所以你會發現如果你一開始見面就要跟視覺型表現很熱情想要碰他,他會有一點不自在,因為他喜歡保持一點空間距離,然後來做溝通,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過去我們大部分在跟人際互動,有時候你也許有了肢體觸碰你就有一個好的經驗,你就以為這個很重要,那為什麼我說我很喜歡NLP,因為他讓這些事情變得很精準、很明確,而且有步驟,你觀察到「喔!這個類型的人,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跟他做溝通」,不代表每種人都用同樣的方法,而不同類型的人事實上我們有不同的做法,跟不同因應的方式。
安一心:對啊!我覺得這真是太棒了,大家在平常譬如說溝通上面,你會因為這些,應該是五個對吧?那主要是在談這三個喔?
陳彥宏:因為味覺跟嗅覺沒有那麼大。
安一心:那所以你從這三個中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你就會比較容易掌握的住步驟。那所以這三個應用,還有沒有什麼其他可以延伸的呢?
陳彥宏:哇!如果以視覺、聽覺、感覺這三個運用在生活當中,我們實在太好運用了,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我們在談到這三個怎麼運用,可以跟聽眾分享就是,又要回到那件事情了,我們不可能去改變別人,我們只能改變自己跟他溝通的方式,換句話說,過去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有些我們怎麼那麼容易跟他很快的互動,有的人就覺得,我跟他溝通就是很有距離,他為什麼講話不能講重點啊?或者是他講話那麼急幹嘛?我們都會難免有這個聲音,所以第一個我覺得最重要的運用是,當你碰到不同類型的人,一定要調整他的溝通方式,例如遇到講話講重點、非常急的人,你的講話節奏就要變快,跟他一樣講重點,不要東扯西聊,遇到必須講話慢一點,感覺型講話比較慢喔!慢一點,然後甚至有時候要思考一下他的感受,有一點肢體觸碰,你就要放慢講話的速度,跟他互動的時候偶爾也有一點肢體的觸碰,讓他知道我跟你是同一國的,我跟你的頻率是一致的,溝通的頻率是一致的,然後你就比較容易跟他拉近距離,那人際互動你會發現有一個英文單字,但書裡面沒有,但是我每次談到這個我都很喜歡談這個英文單字,叫LIKE,L。I。K。E,L。I。K。E在NLP裡面就是它所謂的親和感,這本書裡面有談親和力嘛,親和感指的是我LIKE,什麼叫LIKE?LIKE這個英文單字代表喜歡,也代表像,那告訴我們人會因為喜歡而像,例如夫妻相處久了他們會蠻像的,朋友相處久了會蠻像的,但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們也會因為像而喜歡,也就是我剛剛認識你的時候我就覺得你跟我蠻像的,然後產生喜歡的感覺,而像而喜歡當然NLP裡面整理好多好多技巧,你如何去模仿他…等等,但是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這三種類型。
安一心:對。
陳彥宏:遇到視覺的,你就跟他視覺的溝通,聽覺,就跟他聽覺溝通,跟他討論一下,感覺呢,就跟他有些肢體觸碰、關心他的感受,我相信對方就會有跟你有這個人跟我蠻像的喔!因此產生喜歡的感覺,那產生喜歡的感覺接下來要做任何影響他的事情,不管是要溝通,或者是要告訴他一個道理,或是要做銷售,我相信都會有幫助的。
安一心:對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瞬間的可以讓彼此之間的親和力跟距離馬上同步、同頻的概念,好,今天真是謝謝陳彥宏陳老師跟我們分享了這麼多,我相信那麼精采的內容,聽眾朋友可能有點不過癮,可以參加陳老師辦的微學習。
陳彥宏:對,我們有微學習導讀會,然後也常常的導讀一些不同的書籍,當然我們也蠻常導NLP相關的書籍,那NLP的學習是這樣子的,呃,在空中因為你看不到,NLP需要很多很多的觀察,所以我會儘量舉一些例子,但是不見得能觀察到,那一般課程或者是導讀會現場,我們會直接做一些示範,歡迎各位的參與。
安一心:對,所以上網搜尋是?
陳彥宏:可以搜尋"微學習",或者搜尋"人生教練公司",都可以。
安一心:對,就可以找到陳老師,好,今天謝謝陳彥宏陳老師跟我們分享--世茂的--實現夢想的NLP教科書,謝謝。
陳彥宏:謝謝。
安一心: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