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登入

I Like Radio

Enjoy Your Life!

Talk 13 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挫折讓你更進化,當下遇到挫折,不知道該怎麼突破時,讓未來的自己寫信給現在卡住的自己,問對的問題,你才會有對的答案
作者:陳彥宏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挫折讓你更進化
*當下遇到挫折,不知道該怎麼突破時,讓未來的自己寫信給現在卡住的自己
*問對的問題,你才會有對的答案
*永遠不要因為義務而去做任何一件事,帶著感恩跟愛來做每件事會更有力量。
*我們沒有義務去做些什麼,懷著很感恩,接受每件事情的發生,去做每件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愛】。
*簡單不代表你容易去做,真正落實才是關鍵。
*覺得事情簡單,卻沒有做到的原因是 - 沒有刻意的去做,可以做提醒自己的小標語改善。
*如何找到強而有力提醒自己的話?先去思考在生命當中,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沒有一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趣,但是要懂得找樂趣
*外在過濾器 V.S.內在過濾器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辦法過他想要過的生活,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偉大對你來講是你生命當中很重要的事,不代表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一定要是件大事


 

這裡賣的是人際溝通,這裡賣的是正面思考,這裡賣的是NLP技巧,你好,歡迎光臨陳彥宏的正向思維量販店。

 

安一心: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很開心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天下文化出版的,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讓我想到有人在問雕工:你在幹嘛?雕工:我在雕一個石頭。但是問到米開朗基羅在雕的時候,米開朗基羅:我在創造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人家就說,這明明是石頭,你為什麼會看到偉大的作品,所以我們今天邀請到陳彥宏老師來看到你內在那個偉大的作品。

 

陳彥宏: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安一心:今天怎麼會想要跟我們介紹這本【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呢?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挫折讓你更進化

陳彥宏:這本書其實很特別,好像也是我們導讀了那麼多書以來,第一次導讀,我把這一類型的故事叫做成人故事。它是故事書,是寫給大人看的故事書。它用一個故事來告訴我們一些道理,而不是很直接像說教一樣,所以讀起來會特別輕鬆。這本書事實上它的故事跟現在很多人是一樣的,裡面的男主角叫麥可,麥可跟他老婆創業,每天非常努力、非常認真、非常勤奮的在工作當中,甚至把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當中,完全沒有照顧到自己其他的狀況,包含身體,有一次他在跑步的時後,不小心昏倒了,當然他很幸運的被救了,醒來之後,他就去問說到底是誰救他的,結果他就拿到一張名片,那個人只留下一張名片。這個救他的人是一個木匠,於是他就去謝謝那個木匠,在這個過程當中,木匠告訴他一些很重要的事。因為這些事情讓他的事業,讓他的家庭,讓他的一切都開始來改變,最後甚至他生意愈做愈大,身體愈來愈健康,然後他跟他孩子跟他妻子跟他的家庭關係也愈來愈好,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封面,它說【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它下面有一段小小的字,這是我當時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很喜歡的,它說: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挫折讓你更進化,我當時在書店看到這句話時特別有感覺,我記得有一句話也是講類似的道理,應該是余美人說的吧,那時候她剛遭遇婚變,她說:人生沒有一個經驗是用不到的。也就是很多事情,當下覺得很苦,當下覺得怎麼那麼倒楣,當下覺得這是我人生最大的關卡了,但是事過境遷,過了一段時間過後,你有可能會很感謝老天爺給你這樣一個禮物。所以在這本書裡面,它有一段話也在講這件事,它說:生命給我們的警告都有其用意,請從中學習,換個角度,換個方法再繼續。而這一段話是當時我們這個主角麥可, 他身體遭遇這樣的狀況昏倒的時候,然後他得到的這個禮物,得到這段話。我當時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事實上讓我聯想到很多事情,以我工作來說好了,我學的是NLP, 我學的是正向心理學,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老師,難道你人生當中都沒有任何挫折嗎?

 

安一心:是

 

陳彥宏:說真的,我一直覺得我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我的父母親也都很支持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所以想起來好像沒有挫折,可是看到這句話,我就去回想一下我人生的一個階段,我發現事實上每個人在生命當中都有一些他的課題,而當下你會覺得很受不了,你沒有辦法突破,可是也許我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沒有什麼事。我記得我從國小、國中一路算是成績蠻好的學生,品學兼優,可是到了高中我甚至是第一志願的台中一中,大學聯考可以算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小挫折吧,因為那一年的大學聯考我考上了世新,那不是國立的學校,以台中一中的學生考上世新,當時我的家庭,我的父母親都一直覺得我可能失常了,甚至他們有用一種比較有壓力的方式希望我重考,那是我第一次覺得原來他們不支持我。甚至那個時候我一度躲在被窩裡會偷哭,因為覺得不被家人支持,當然我後來還是選擇讀我想讀的。畢業之後,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做業務工作,做保險,應該算是很快就做出很好的成績,當時甚至成為我公司最年輕的區經理,作兩年多不到三年的時間,我的公司發生狀況了,那這家公司後來易主,因為老闆的財務狀況、財務槓桿玩得太大了,當時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在保險業做得好好,我好優秀,甚至我要離開的那一年,我的年收入已經可能贏過我的同儕至少五六倍以上了,可是我必須承認,在這個工作結束之後,我不但沒有任何的存款,甚至留了一筆負債,原因是當時那個保險公司的老闆鼓勵員工認股。

 

安一心:是,所以買了他們家的股票

 

陳彥宏:對,幾乎都變成壁紙了,而且不只是認股,當時他要我們做一個股票質押貸款,三個三個綁在一起,所以我離開之後,我把我該繳的錢繳清了,當我要買房子的時候,我發現我銀行那邊還有一筆錢沒有處理,原因是跟我綁在一起互保的這兩位我以前的同事,其中有一位是我以前的主管,他們繳不出來已經不繳了,我必須幫他們繳,我才可以解除這個債務的關係,那可以算是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一個人生經驗,那當然這件事情也解決了,後來在八年前我創業,創業的那一年,沒有多久就發生金融海嘯。我們公司做的是教育訓練,做的是培訓,我想大家都記得金融海嘯的時候,不要說教育訓練了,那時候裁員、減薪阿、無薪假,誰要做教育訓練阿?

 

安一心:是

 

陳彥宏:所以那個時候非常非常的低潮,甚至那時候政府曾經發過一個3600元的消費券,好像距離有點遙遠了,我當時甚至為了要突破當時那樣的一個狀況,我們還設計一個3600元,用消費券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訓練案子,這後來在五年前,我的公司在經歷金融海嘯,算是開始慢慢有一點穩定了,結果我的一場感冒沒有注意,變成肺炎,後來變成腦膜炎,腦膜炎一住院就是兩個半月,所以那個時候對我而言又是生命中很大的一場打擊,我舉我自己的例子是要跟大家分享說,這世上很多時候,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在當下覺得很過不去的事情,例如我覺得我第一個過不去的事情,就是我剛剛講大學聯考失利的這件事情,但是後來也正因為這個大學聯考失利,讓我不會那麼驕傲覺得一路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好像我的人生不會有失敗,因此,我進到大學,雖然還是我所學的,我喜歡的世新,我更加的投入所以在大眾傳播這個領域我有不同的學習,雖然畢業後,我沒有走這個行業,我走保險,我也做得很不錯,可是當時的公司出了一些狀況,讓我原本在那邊的高收入不見了,還揹了一屁股負債,那當然這件事後來也被處理了,也被解決了,很多人會覺得你辛苦的那幾年,為什麼你好像重新再來,而且很辛苦的重新再來,這不是很可憐嗎?可是我不覺得,原因是如果沒有那時候的經驗,就不會有我現在在講業務銷售的課程那麼動人,甚至不會有那麼多的業務夥伴,我的學員們,他們在每一個階段覺得:阿,老師,你為什麼那麼清楚我們務員遭遇的狀況。因為我也經歷過。如果不是我們在創業的時候,就遭遇金融海嘯,我現在都很感謝我們那時候遭遇金融海嘯,原因是那時候一定是最辛苦的,接下來就不會有比那個時候更辛苦的了。所以這兩年很多人覺得:彥宏老師,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景氣狀況不好,你們有沒有被影響?我都用這件事情來提醒他說:再怎麼不好,那時候金融海嘯絕對是最不好的。所以對我而言只有越來越好,絕對不會更不好。

 

安一心:是

 

陳彥宏:再說五年前我的那場讓我住院兩個半月的大病,在五年以前,我在講課的時候,因為我的背景是童軍團、救國團出身,所以很會帶動。甚至我會覺得上課就是要讓學生開開心心的上課,很好玩,很有趣,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價值觀,但是我很清楚我的講課沒有辦法講到人家的心裏面去,也就是說我可以帶學員笑,但是我沒有辦法講到他,真的感動到他掉眼淚,我不是希望誰跟誰講話就一定要讓人掉眼淚,可是畢竟我們是人,開心的時候就應該笑,難過的時候就應該哭,就應該有情緒,這才是人。但是也因為那場病,我在醫院裡面就看到很多的場景跟畫面,讓我開始有同理心,讓我開始感受到別人心裡面所想的、所感覺的。所以有一次我有一個學生,他來我的課程,他是一個才剛畢業的學生,準備要去當兵,很有責任感。他的爸爸跟哥哥兩個人的關係不是很好,那這個做弟弟的一直想說他要當一個可以協助他們解決這兩者之間關係的人。

 

安一心:是

 

陳彥宏:我一直覺得他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原因是他們兩個的關係是他的功課,你可以做些努力,但不該當做自己的責任,好像他們關係不好是你的問題,我跟他聊聊聊,問他幾句話,我也忘了聊了什麼了,我問他幾個問題之後,他竟然開始掉眼淚了,他邊掉眼淚邊跟我講說:好奇怪喔,我從來沒有跟一個人講話講一講就突然很想掉眼淚。後來我就慢慢發現,如果沒有那一場病,我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如果說,我們剛剛講的禮物,也許這場病老天要給我的禮物是讓我可以有不一樣的同理,不一樣的感受,用這樣一個方式去影響去幫助更多的人,所以在這本書裡面,它事實上講的就是這件事情,這就好像NLP裡面講的: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這個經驗再怎麼的負面,它都有一個正面的價值。而這個正面的價值它就像是一個禮物,只是這個禮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送給我們而已。

 

問對的問題,你才會有對的答案

安一心:所以我這邊有幫聽眾朋友問一個問題,因為我發現大家都說這是禮物嘛?但是禮物還沒收到前就快陣亡了,還不知道它是什麼禮物,所以有些人就垮了,不再堅持了,因為我可能就是做不好,大概老天就是這樣考驗我們,可能就是大環境的關係阿,有好多理由,所以我覺得最難的地方是,如果我說要堅持,那個心到底是,因為有些人會等待,等待也不知道老天到底是要等多久.....

 

陳彥宏:我們家之前有養一隻黃金獵犬,那隻狗非常非常的活潑,我常講牠都是用飛的。如果女同事來我家,那隻狗往她身上撲,她頭可能會被撲倒,非常非常的活潑。像這種大狗,我們通常都應該帶牠去公園,跑跑步之類的,讓牠有足夠的運動,結果有一次我帶牠去跑步回到家的時候,我沒有注意到,可能牠那天受傷了,我沒有注意到,就過了兩三天,我看牠走路怎麼都一擺一擺的,趕快帶去看獸醫,獸醫幫我檢查了牠右後腳的腳底板,他說:有傷口,而且傷口有點化膿了,醫生就建議我說:回去後,要在傷口塗藥水,同時餵牠吃消炎的藥,因為塗了藥水之後,狗會感覺會痛會癢,我們知道貓阿、狗阿會痛會癢就會去舔,所以醫生說避免讓牠舔傷口,塗完傷口後,一定要幫他戴上頭套。像喇叭狀的那一個頭套。我們家的狗從來沒有戴過那樣的東西,結果那次回去我印象超深刻的,當我幫牠塗完藥、餵完藥之後,我就把那個頭罩戴下去,當那個頭罩待下去之後呢,我們家的狗呢呈現一個叫做"定格"狀態,像被點穴了一樣,這對我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事,因為以前牠是很活潑的,如果這種狀況,牠應該會動阿、會去甩阿,想把頭罩給甩掉,沒想到牠是定格,完全不動。這個動作持續了一兩分鐘,牠才敢一點點往旁邊移動,我當時看到覺得很有趣也很好奇,我就在想說為什麼牠遇到這種狀況牠選擇停在那邊不要動,當然有可能是因為牠的視線不一樣了,因為牠的世界剩下一個圓圈嘛,剛好頭罩的圈嘛,有可能是牠的聽覺不一樣了,因為戴上那個頭罩有點像是喇叭一樣,可能牠聽到的聲音跟平常聽到的聲音是不太一樣的,不管是哪裡不一樣,視覺不一樣,聽覺不一樣也好,簡單的說就是牠的世界產生極大的改變,而牠選擇等,等看這個頭罩會不會消失,等看看會不會有人來救我,等看看這個環境會不會有所調整有所改變,我想用這個小小的故事來回應剛剛的問題,事實上等不是不對,等不是不行,等是動物的本能,動物的本能遇到突發的狀況,要嘛等,要嘛逃,所以的確我們要帶他去面對這個問題,這是不符合人性的,是不符合本能的問題是我們都很清楚,那等等等,等到最後,我常開玩笑說那叫等死,就像我們錄音這個時候,選舉剛選完,總統大選剛選完,總統大選剛選完,其實我有很多的啟發,就是像我今天早上就 PO了一篇文說:總統大選選完後常常會有人,敗選後對他支持的群眾講說:我對不起大家,我努力不夠。後來慢慢發現,其實不是努力不夠,是方法不對,方向不對,也就是我們如果再努力而方向不對的時候,你可能還是會被卡住,你還是會挫敗,可是如果我們方向對的話,也許你可以很輕鬆的就去突破,所以每次遇到這種你會在當下覺得我就等等看的那個環境,我認為像在這本書裡談到一件事情就是,你要問對的問題,你才會有對的答案。也就是在那個當下也許該問問自己,我如果繼續等下去對這件事情真的有幫助嗎?那如果答案是沒有,那我可以做些什麼呢?就算做了,沒有達到你預期的結果,但是做了就有機會改變阿。

 

安一心:是

 

陳彥宏:甚至有些時候我們不見得改變一定要非常的巨大,我認為所有的改變最怕的是我連一點點改變都不願意開始,只要有開始就有機會,我很贊同有些人當他那陣子狀態比較不好的時候,他說:我覺得我最近運勢比較不好。當然不是要講命運。但是這個動作我覺得蠻合理的,這樣講好了,我把家裡的家俱改個方向,很多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因為像我自己也沒有學風水,我也沒有特別在乎風水這件事,那為什麼說這個時候你做一些這樣的改變是好的,原因是至少你有一些慣性會被打破。例如說,很多說很多時候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習以為常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卡住了,你到底卡在哪裡,你可能知道你卡住了,但你可能不知道你卡在哪裡。

 

安一心:是,沒錯

當下遇到挫折,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從未來寫信給現在卡住的自己

陳彥宏:那你不知道你卡在哪裡該怎麼辦,也許從一點點的改變開始,那有些時候也許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吧,一個小小的改變,放大就變很大,但唯有開始改變,沒有在那邊等著,那你至少就有機會突破,但另外也可以跟聽眾朋友分享一個我常常會運用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比較像是NLP裡面時光線的做法,就是當我遇到一個挫折,遇到一個挑戰,我當下不知道改怎麼辦的時候,我會問我自己,我過去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是,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該怎麼突破?有。比如說,我剛剛舉的這些例子,生病也好或者聯考失敗也好等等類似的例子,當然有。那過去有這樣一個卡住關卡的經驗,有沒有另外一種經驗是這種經驗過了半年,過了一年,過了兩年之後,那時候的感覺是什麼,我就會去想:也許當時我覺得我在這家保險公司做那麼好,公司居然有些狀況,我居然還負債,當時好辛苦喔,覺得這個關卡對我那個年紀而言,覺得好難喔,可是過了五年之後,我過來看又還好,幸好我有做過這份工作,所以我現在在做講師的工作駕輕就熟。如果你當下會卡住不知道該怎麼辦,過一段時間來來看又會覺得還好,那麼也許問自己,假設我現在是五年後的我,假設是半年後的我,我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安一心:是

 

陳彥宏:甚至你可以靜下來好好寫下我現在是五年後的自己,我要寫給現在當下卡住自己的這個人的一封信,我會給他什麼鼓勵,我會告訴他你可以怎麼做,我會給他什麼?加油?我會怎麼為他支持?而這封信事實上是寫給你自己的,而且我極度的鼓勵就是寫這封信,寫完之後,你還可以念三遍給自己聽,你會發現你很有力量的,而那個力量不是來自於別人,而是來自於你自己。

 

安一心:是,對阿,常常我們就想到有時候當下的挫折,如果你可以找有哪裡不足的,或是未來是想要做什麼樣的改變的時候,其實我覺得慢慢慢慢一點一滴,你只要行動一點點,都會有所改變,那怕說把家裡打掃一下,乾淨一點,你就會發現不一樣。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先休息一下再來進行下一段節目囉!

 

安一心: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分享【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然後我們邀請到陳彥宏老師跟我們分享裡面精彩的內容。

 

永遠不要因為義務而去做任何一件事,帶著感恩跟愛來做每件事會更有力量。

陳彥宏:這本書事實上,它非常容易讀,裡面只講了三個很重要的概念,它講了第一個觀念叫做【愛】,第二個觀念叫做【服務】,第三個觀念叫做【關懷】。不過就這麼簡單三個觀念而已,所以聽眾朋友也許聽到的時候覺得【愛】誰不知道阿,【關懷】誰不知道阿,【服務】誰不知道阿,這好像是口號一樣而已啊,對我的人生可以產生什麼改變,那其實我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原因是它把這三個我們都覺得自己知道的事情,用故事串聯在一起,而且它裡面有很多我認為很精準地去描述一件事情,像麥可去找到木匠的時候,他知道原來他的救命恩人是一個木匠,他剛好他家裡要做一個視聽櫃,他就說:你是個木匠,剛好我最近要做視聽櫃,你可不可以幫我做這樣一組家俱?木匠非常有智慧,他回答說;當然可以。如果你喜歡我的工藝,你喜歡我的作品,我當然可以,那接下來他講的這句話,我就覺得這真的是一個有智慧的木匠,他說:永遠不要因為這是義務而去做任何一件事,帶著感恩跟愛來做每件事會更有力量。他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真的喜歡我的作品,我很樂意為您服務。但如果你只是因為我救了你,你覺得有所虧欠,你不是真的喜歡我的東西,你卻硬要給我做,那事實上沒有必要。原因是我救你,你沒有義務一定要為我做些什麼。

 

安一心:是

 

陳彥宏:這跟我們之前在導讀【被討厭的勇氣】,我覺得有些關係。原因是很多時候,為什麼有失落感,為什麼會覺得我這樣對你,你為什麼不理解,或者我是為你好啊,各位要知道 "我是為你好" 這句話給多少人很有壓力阿!你為我好,我可以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阿。

 

安一心:對

 

陳彥宏:我救了你,不代表你有義務一定要為我做些什麼啊,因為我很樂意做這件事情。這提醒我一件事情是,以前我們都覺得我們在幫助別人,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我們是在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安一心:是

 

陳彥宏: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給予的。

 

安一心:或是被需要的。

 

我們沒有義務去做些什麼,懷著很感恩,接受每件事情的發生,去做每件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愛】。

陳彥宏:被需要的或者有些人在給的同時,他甚至會覺得我好像比較高高在上,我有這樣一個權力來給予。可是事實上並不是的。有一年,我幫愛盲基金會,愛盲裡面的工作夥伴其實也是視障朋友,其中有一個電腦老師,教視障朋友做電腦打字的,他本身也是視障朋友。當時我住在永和,他住在中和,我們課程結束後聊聊聊。愛盲基金會在台北車站附近,我就問他說:你待會怎麼回去?他說:我都搭捷運。我說:那剛好我也搭捷運。我在永和,他在中和,才差兩個站而已。我說:這樣好了,我們一路一起搭捷運,一起聊天,順便送你多坐兩站,我再回頭就好了。

 

安一心:恩,是

 

陳彥宏:當時我內心的想法是,我就舉手之勞,其實對我而言多坐兩站沒有造成困擾,同時又可以幫助他,我是帶著這樣的心情,然後跟著他一路這樣走,坐捷運回來的。就一路聊聊聊,我就問了他一個問題。我說:你平常都是這樣子搭捷運上下班的嗎?他說:是。我說:那台北人應該還蠻有愛心的吧,應該常常都會碰到有人願意協助你。他說:的確,台北人真的蠻有愛心的,只要看到視障朋友在搭捷運,不方便,大家都會協助,幾乎每天都有人協助。我問了一個問題,我說:那如果那天剛好沒有人主動來協助你,該怎麼辦?你會不會不方便?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他說:其實盲人雖然看不到,可是他們會有一個他們的空間感,所以這段路線是他每天上下班都在走的,他其實不需要人家幫忙,他就可以做得很好了。反而有些時候,有人幫忙的時候,還幫倒忙。

 

安一心:呵呵,對,都這樣子


 

陳彥宏:因為不知道怎麼引導盲人,所以幫起來反而讓他覺得安全感、方向感不見了。那時候我聽得很訝異,我就問他說:那你會因為你不需要別人幫忙,當有人幫忙你的時候,你就拒絕他嗎?他說:不會的,原因是當有一個人很有愛心想要幫忙別人,我們去拒絕他,搞不好他會有一點受傷,甚至下次他遇到真正想要幫忙的人,他也不好意思開口了,會覺得自己會不會太雞婆,搞不好對方不需要。我當時聽完他的回應,我其實還蠻慚愧的,我慚愧的是當時我抱著其實我好像是要幫助他,陪他多坐兩站,可是當他講完之後,我才知道,事實上沒有誰幫助誰。因為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很感恩,感恩他給我機會去讓我證明我有能力給予,我有能力幫忙別人。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慢慢學習到一件事情,事實上沒有人有義務做些什麼,或者別人告訴我們些什麼,幫我們些什麼,我們沒有義務去做些什麼,我們只要懷著很感恩,來接受每件事情的發生,去做每件自己該做的事情,我認為這就是這本書裡面談到的【愛】。

 

安一心:是,【愛】本來就是這樣子,但是我們有時候會用【愛】去控制,譬如說控制你的客戶。

 

陳彥宏:我就是因為愛你,所以你就是要怎麼樣....

 

安一心:對,你沒有聽我的想法,那就是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本書裡面更有趣的是,把這三個概念放到企業或者你的客戶的時候,好像不是想像中這麼容易喔?

 

陳彥宏:對,應該說書裡面也在提醒我們一件事,他說:事實上【愛】、【服務】、【關懷】聽起來很容易。

 

安一心:對阿,我們聽起來好像是基本功嘛!

 

陳彥宏:這不是好像老生常談了嗎?

 

安一心:對

 

陳彥宏:就像我記得書裡面木匠告訴主角麥可:你要愛,你要服務,你要關懷。然後這時候麥可的回應也像是很多人會有的回應:這不是很簡單嗎?這不是常聽到的嗎?

 

安一心:是是是

 

簡單不代表你容易去做,真正落實才是關鍵。

陳彥宏:它裡面講一句話,他說:簡單不代表容易,你得付諸行動。這兩句話我覺得很有力量,原因是我的工作我做的是教育訓訓練,做的是培訓。

 

安一心:對

 

陳彥宏:那我們就會發現企業裡面常常有一個問題,我們一直希望有新的東西告訴我們。譬如說:老師,今年有沒有新的課程?課程裡面有沒有什麼新的活動?有沒有什麼新的什麼、新的什麼.....

 

安一心:(笑) 對

 

陳彥宏:我們渴望有大量的知識,我覺得現代人有一種知識恐慌,就好像我知道的不夠,就會輸人家。問題是你知道很多,你有沒有去落實?有時候我聽到很多道理,聽起來很簡單,可是這些簡單來自於哪裡,這些簡單可能來自於很多經驗的淬鍊,而更簡單的事情你反而更要去落實、更要去行動、更要去執行。簡單不代表你容易去做,真正落實才是關鍵。

 

安一心:是

 

陳彥宏:就好像我去年到今年有一個最大的學習就是,我想要學著,因為現在大家用臉書、line、 lineat 用得很好。然後,因為我也不是Y世代的,這不是我所熟悉的媒介。就我們都上臉書,但是說真的我不是喜歡KEY那麼多字的人,所以有學員要跟我討論事情,通常他打了幾句話,打了Line給我,只要一來一回之後,我就會說:我在辦公室,打電話給我。

 

安一心:哈哈哈

 

陳彥宏:哈哈哈,太不習慣了,可是有一些人很習慣文字一直來來回回。我說就直接講了,這件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安一心:對

 

陳彥宏:可是這樣的一個慣性,現在很多人擅長用這種微網誌、微社群來做溝通。既然我處在現代,我不能去抗拒這件事情的發生,我也不能抗拒做這件事情,那也許可以練習學著好好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從前年、去年到今年,我就開始經營粉絲團,開始練習做Lineat PO文。

 

安一心:對阿,好厲害喔,看到老師的lineat,我還以為你有一個團隊在幫你做。

 

陳彥宏:沒有,沒有。我當時只有設定一件事情,例如說我的臉書每天至少一篇文,Lineat每天要一篇新的東西,就算我中間出國好幾趟,出去一個多禮拜,我還是要每天持續這件事情,如果來不及的,我就在出國之前把所有該做好的事情全部都做好。當然中間我開始摸索出一些技巧、一些方法。也開始有很多的企業,然後業務團隊甚至今年商業週刊的超業講堂就請我講 - 業務員如何用社群來經營開戶、來開發客戶。

 

安一心:對,我看到老師的超人裝,鋼鐵人...

 

陳彥宏:呵呵,那他們今年就希望談這一塊,我每次談完這一塊,我可以整理出很多我到底做了些什麼,如果這樣做你可以跟我一樣,但最後我都會提醒學員一件事情,事實上做這件事情很簡單,其實就幾個原則你就可以做到了,但是為什麼聽過我講這件事情的學員那麼多,真的有做到的寥寥可數?原因是簡單不代表容易,關鍵是你真的要付諸行動。

 

安一心:是

 

陳彥宏:也就是說你可以跟我一樣在忙,但是每天堅持有一篇新的文章出來。

 

安一心:對

 

陳彥宏:或者也可以堅持跟我一樣,你假設出國,你有十天的時間你不能做這件事情,那你事先就把這件事情做好,甚至你可以堅持跟我一樣,每一篇我會告訴你說它的標題有一些原則,那你就照著這個去練習。

 

安一心:是 是

覺得事情簡單,卻沒有做到的原因是 - 沒有刻意的去做。

陳彥宏:所以很多的道理,包含講 "愛誰不知道" ,它裡面講到【服務】就是我們要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去關懷對方。這些事情誰不知道阿,但是為什麼沒有做到,是不是我們都犯了一個毛病,是我們知道的太多,但是做到的太少。如果是這樣,也許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功課就是那就這三件事情就夠了。那每一件事情我願意不斷的醒自己,願意強迫自己去落實。我認為很多時候人之所以覺得事情很簡單,可是他卻沒有做到的原因是 - 他沒有刻意的去做。

 

安一心:恩,沒錯。

做小標語,提醒自己

陳彥宏:因為我們知道的東西太多了,那如果你沒有不斷提醒我自己這件事情很重要,我一定要刻意去做。我們通常就不會做到,所以如何勉強自己刻意去做,我相信以我自己的方式好了,如果那一陣子我刻意要練習某一個東西,我會把他變成小標語也好,來提醒我自己。

 

安一心:喔,是

 

陳彥宏:例如說:假設我要勉強我自己每天要讀一篇文章,在睡前每天讀一篇新文章,如果你自己還沒有這樣的習慣,我就在我的床頭寫下:睡前讀一篇新的文章。

 

安一心:喔,就會提醒自己。

 

陳彥宏:來提醒自己嘛!或者你真的要提醒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例如說:我每一個禮拜要打十通服務客戶的電話。這事情你應該貼在哪裡?也許是你的辦公桌上或者我發現現在有很多人很棒的是用手機桌面來提醒自己啊。

 

安一心:哈哈!是是

 

陳彥宏:他就把它變成一張圖片,變成手機桌面的圖片,你只要打開手機就會看到,提醒自己。這也是很棒的一個練習阿。

 

安一心:恩

 

陳彥宏:那也唯有我們不斷的強迫自己、提醒自己這些事情,我相信改變就沒有那麼難!

 

安一心:是,對阿,但是你知道我突然想到一個笑話。你提醒自己,如果那個提醒自己的標語已經僵化,那就要改一下,為什麼呢?我想到一個笑話,我有一個朋友拼命要減肥,就在冰箱貼好多標語提醒自己,結果我發現他每次都視而不見。

 

陳彥宏:哈哈哈

 

安一心:繼續吃、繼續胖,我說你貼這個有什麼用,還弄得亂七八糟這樣子。

 

陳彥宏:你說他是安慰自己啊?我正在做這件事。

 

安一心:哈哈哈,所以如果是這樣已經僵化的東西,已經沒作用的話,就可能要換個標題,或是換個圖片。

 

陳彥宏:的確,那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舉剛剛那個減肥的例子,假設以這本書裡面來看好了,它其中有一個概念在講說,不管是【愛】、【服務】、【關懷】也好,很重要是你要調整一個對的內在對話。

 

安一心:恩,是。

 

陳彥宏:你問自己對的問題,你就會得到對的答案。那問自己錯的問題,那你的行為自然就會往錯的方向走。舉剛剛你朋友的那個例子,有可能他每次看到食物,問自己的問題就是:好啦,我等一下在做減重這件事。

 

安一心:是是是

 

陳彥宏:那這就是一個錯的問題。像我聽過小S講過一句話,她說:如果你連自己的體重都不能控制,那你怎麼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安一心:喔,是是是

如何找到強而有力提醒自己的話?先去思考在生命當中,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陳彥宏:那這句話我覺得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提醒自己的一句話。當然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那如何去找到這句話或這個提醒自己強而有力的事。我覺得你可以先去思考一件事情是在生命當中,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你真正要的是什麼?它這本書有提到,它說:你要專注在你真正要什麼,當你真的喜歡這件事情,你就會先喜歡過程,當你喜歡了過程,最後的結果也會是你喜歡的。可是最怕的是你喜歡那個結果,你並不是真正喜歡這件事情,你沒有喜歡這個過程,因此你很容易半途而廢。

 

安一心:對,都這樣子ㄟ。

 

陳彥宏:舉減重這件事情好了,如果你很喜歡的是我跟別人互動的時候,別人肯定我說:哇,我看到你又瘦下來了。

 

安一心:是是是

 

陳彥宏:那你當然就會堅持這件事情,但如果你喜歡的是,反正,這又回到事實上很多人不改變,因為不改變它有好處嘛!

 

安一心:對對對

 

陳彥宏:又回到那種他嘴巴裡面喊著:他想要瘦下來,可是事實上,他胖胖的對他而言,他覺得比較安全,或者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別人去在意他的身材,所以他胖胖的,別人反而不會在意喔,原因是反正他就一直是胖胖的阿。他如果瘦下來,就會有那種:唉唷,你是不是變胖了一點點的那種狀態。

 

安一心:是是是

 

陳彥宏:就有各種可能,可是當你清楚你真正要的是什麼。例如:對我來講,我要的是在我的工作當中,我有足夠的知識、我有足夠的底蘊,我講出的話是有影響力,不是只是耍耍嘴皮子,我有一些我想要的,於是很多人會覺得:老師,為什麼你可以強迫自己持續的閱讀,甚至大概平均一個禮拜閱讀兩本到三本書,你怎麼做到的?這樣你怎麼有時間看書,或者你那麼累,你還會閱讀嗎?

 

安一心:是

 

陳彥宏:可是我做這件事情是開心的阿,因為我清楚這個過程很棒,當然我就可以享受我要的成果。

 

安一心:是

 

陳彥宏:那我認為每一件事情都一樣,像這本書裡面談到比較多的他跟他的家人或者事業上面,事業上面我也是這兩年才開始慢慢的有感受到,為什麼【愛】很重要,【服務】很重要,【關懷】很重要,原因是我會開企管顧問公司,那是無心插柳。原因是我以前剛開始做教育訓練,我就立志當一個開開心心的講師,所以講課這件事情對我來講很開心、很輕鬆、很愉快。雖然有人說:老師,怎麼會很輕鬆?你有時候要連講三天三夜,你晚上還要做教案。可是,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安一心:對阿,好厲害。

沒有一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趣,但是要懂得找樂趣

陳彥宏:當然有些事情我不喜歡,就是老闆這件事情,因為不在我的生涯規畫中,所以覺得做老闆很有壓力。

 

安一心:那怎麼辦?

 

陳彥宏:我是到了這兩年才開始慢慢找到做老闆的樂趣,因為當我慢慢看到,有一群我的員工他們那麼挺你,甚至當他們跟我講說,他最近要生小孩了,他老婆想在家帶小孩,他一個人等於要做兩個人的薪水。

 

安一心:對

 

陳彥宏:我都會很緊張的跟他講,這個責任不是他的責任,是我們整個公司的責任。因為他願意那麼投入,我可以怎麼協助他,完成他人生的目標。我在跟我的夥伴定目標的時候,常常定的是,那你希望你過什麼樣的生活?那你應該幫你自己訂什麼樣的目標,你應該完成哪些事情的角度,所以我愈做愈覺得,的確阿,這是我要的。原因是我真正要的是可以影響別人、可以改變別人、可以幫助別人,也許教學是一個形式,也許做公益是一個形式,但也許我好好地把這家公司經營好,讓這些人都可以去實現他人生的一些夢想,那他家庭都很棒,這也是另外一個形式。當我開始用這樣一個比較去【服務】,我的夥伴比較去關心他們的角度,我就不認為是壓力了,我就不會認為說,我一定要讓公司怎麼樣,一定要讓公司怎麼樣,那不見得是我要的。但也因為慢慢這個思維的轉換,我就發現我不管在講師這個角色,本來就扮演很輕鬆,慢慢在老闆這個角色也可以扮演得很輕鬆,甚至團隊公司也可以很自然而然在成長的一個好的狀態。而那個狀太也許就像很多人講的【順流】的狀態。

 

安一心:像叫我跑步這件事情是很難的。可是我還是想辦法說:不行,我還是要做一些有氧的運動會比較好。所以我就試著跑步的時候,聽課程,或是聽很多東西,就是看一些東西的時候,本來可以維持跑二十分鐘的,現在慢慢可以跑到六十分鐘。因為課老師講得很精采,就還可以繼續聽、繼續跑這樣子。所以我覺得本來這樣的方面,有什麼其他的樂趣或什麼,才有辦法去執行這個方案。

 

陳彥宏:事實上沒有一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趣。

 

安一心:對阿

 

陳彥宏:但是自己要懂得找樂趣,我的工作很多人都覺得很有趣,但事實上我的工作的確有很多很無趣的一面,我常開完笑,企管顧問講師就是你要不斷的被面試,而每一次的面試就算入取了,不代表每一次的面試都會錄取,就算錄取了,也許你去工作半天,人家就告訴你:ok 了,你可以去找其他工作了。

 

安一心:是

 

陳彥宏:的確,我們在不斷的在被不同的企業做面試,搞不好面試的課只講了半天就講完了嘛!你要不斷的面試新的工作,持續新的環境工作,然後每個工作都是半天、一天、兩天就結束了。這是我們的工作,如果我這樣看:哇,這工作實在太無趣了,壓力太大了...

 

安一心:老師,你有沒有一個狀況,好像你講的跟下面的反應不成對比的時候,你會自嗨的把它演完就算了,還是回去再好好檢討再來?

 

陳彥宏:好,這是一個好問題,的確在我的工作中會有這種狀況,你會有一些預期、期待,你期待學員有些什麼回應,有些回應是超乎你期待的好,當然有些期待是超乎你期待的不好。

 

安一心:對,冷冷的這樣子....

外在過濾器 V.S.內在過濾器。

陳彥宏:那我們用一個NLP的技巧來分享這件事,NLP說人的大腦有些過濾器,這些過濾器會過濾掉一些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留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有幾個不同的過慮器是被研究出來的。一個叫做外在過濾器,一個叫做內在過濾器。外在的參考標準就是我怎麼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是去觀察外在的反應。例如說:我的課講得好不好,我可能要看學員的眼神,學員的表情,看有沒有做筆記,課後的問卷有沒有勾非常滿意,這是外在的參考標準。

 

安一心:是是是

 

陳彥宏:另外一種叫做內在的參考標準,我講完後,我怎麼知道講得好,我有一個我的標準,不代表他們反應好,我就講得好,也不代表他們沒什麼反應,他們的臉冷冷的,就代表我講不好。因為他們講的好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本身是自然嗨,他們的反應沒有那麼好,可能不是他們沒有認真學習,而是他們的習慣。他說每次我對工程師講課,他們的反應絕對不會像做業務的反應那麼好,因為業務人員本來就習慣跟人互動,工程師喜歡對著電腦互動,所以他很認真,他真的很認真,可是他的眼神、表情也沒有太誇張的表情,好笑他只是微笑,就表現出你覺得他冷冷的。這兩種人我必須承認剛剛你提了一個好問題,我早期剛開始做教育訓練的時候,我還蠻外在型的,我的參考標準是來自於學員的反應,我就會得失心比較重。內在標準不會因為外面的反應好,就覺得特別開心。後來我怎麼調整我自己,我每天睡覺前有一本筆記本,叫做【自我肯定】筆記本,自我肯定、自我嘉許,就是每天我會想一件我做的很好的事情,於是這時候,我就比較不會被外在給影響。就是外面的人表現的很肯定,也不代表我一定就講得很好。可能有一些地方還不錯,我還是可以找到肯定自己的地方,如果他們的反應沒有想像中的好,也不代表我講得很不好,我至少裡面還有一個我至少可以肯定我自己的地方,慢慢的你就會很輕鬆的看待這件事情,就不會被影響。

 

安一心:我突然想到老師有跟健身業做訓練,那個經驗是什麼?因為跟你的業務銷售不是那麼直接,對不對?

 

陳彥宏:OK,事實上現在好像全員銷售的行業。健身業他們那些人要做銷售?第一個他們所謂的會務部 - 招生會員嘛,那也不是只有會務部要做訓練唷,他們裡面有一大票的業務員叫做教練。教練要溝通,避免糾紛,甚至會溝通的教練他就比較會教學員。甚至在他們在教學員的同時,他們還要做銷售阿,因為教練課是要花錢的阿!你的會員願意多花錢買你的教練課,這也非常重要阿!所以對我來講,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任何一個行業可能都在銷售,甚至我常開玩笑說:你說你不找銷售的工作,你去面試的時候,你也在銷售你自己。

 

安一心:是是是

 

陳彥宏:為什麼有一些人面試就很容易上,有些人很有能力, 但是再怎麼面試,就屢敗屢戰。我認為關鍵是你有沒有真的了解你自己,展現出你自己、去銷售你自己。

 

安一心:我記得這本書裡面有一個蠻大的重點,也就是我開場白在講的,你要看到你內在那個偉大的作品,你是為了工作而去做,還是為了你的理想。但是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或是現在的人,你問他說:我就是為了要賺錢在做這份工作,你說要叫我有多大的目標、多大的眼光,我看不到....那怎麼辦呢?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辦法過他想要過的生活,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陳彥宏:其實我都尊重每一個人在看待他的未來,當然你可以說我是要賺錢,當我學員如果告訴我說:我的目標就是要賺更多的錢。我就會問他說:那你給我一個數字,要賺到哪一個錢,代表對你來說是更多的錢,例如:你的月收入是多少,你就會覺得OK,對你來說是不錯的,如果他說愈多愈好。我說:那你要具體一點,因為如果你不具體,你也不清楚,你就會不斷的抱怨。因為你模糊,就像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的作者叫做哈福。艾克,他曾經講過一句話:很多人之所以沒有辦法過他想要過的生活,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如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就永遠不斷的抱怨,其實哪天他經過努力,擁有他要的生活,他還是不知道,他還是在抱怨,所以如果你真的只知道你要賺錢,那我就問你:那你要賺多少錢,那賺了多少錢之後,我一定問你:那個錢的背後代表了什麼?就像我們常看到很多人會訂目標,我今年年收入要多少,月收入要多少,事實上真正讓人願意堅持往那個方向前進不是那個數字,而是那個數字代表什麼意思。例如說:我的這個一百萬代表我可以帶家人出國,或者我的這個一千萬,代表我可以幫助我想要幫助的人,或者我的一萬塊代表我可以帶家人出去吃一頓大餐,不論那個金額是多少,數字是沒有動力的,而是那個數字背後的動力讓你前進,而數字自然而然就來了。

 

安一心:是

 

陳彥宏:所以以剛剛那個例子來講好了,什麼叫做你內心真實的渴望,我們要去思考一件事情是,你內心真實的渴望它不應該只是數字,它可以是數字,但是你一定要去思考的是數字背後代表了什麼?它有什麼意義?它有什麼價值?如果那個數字叫你的目標好了,前進的同時,難免會遇到挫折、難免會有阻礙、會有挑戰。而你那些動機、那些動力就像燃料,當你決定要放棄的時候,如果你背後的那個動機是要讓孩子過更好的生活,我要堅持一下,為了我的孩子。像我有一個很大的動機是要榮耀我的父母,當我挫折的時候,我就會想想:我要堅持下去,因為我要榮耀我的父母。而那個看似很抽象的那個動機,反而會讓你自然而然達成你本來以為很具體的那個數字。這也是這本書,它說【愛】、【服務】、【關懷】,聽起來很抽象,但是故事當中的主人翁卻因為這些抽象的東西,他去落實,最後卻可以讓他的事業、他的家庭各方面愈來愈好的原因。

 

安一心:就是年輕人嘛,做這個也好,做那個也好,你要叫他去看什麼偉大的作品,我不知道要做什麼才有偉大的作品,類似這樣的話,你是建議他反正都做做看嘛,還是....

 

偉大對你來講是你生命當中很重要的事,不代表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一定要是件大事

陳彥宏:應該這麼說ㄟ,什麼叫做偉大的作品?因為每個人對於偉大的定義不一樣?有些人偉大的定義是我只要讓我的家人平平安安,幸福,不要因為錢而有壓力來過生活,那我就覺得很棒了!我認為也沒有不好,但是有的人的偉大是我想要改變這個國家,或者是有的人的偉大是我想要研發出某一個東西,讓人們的生活得以改善,得以更便利。那也很好,關鍵是當你確認你這個【偉大】,【偉大】聽起來好像很大,事實上偉大對你來講是你生命當中很重要的事,不代表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一定要是件大事。我可以很認可的是:老師,我覺得我的家很安穩,這對我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安一心:這樣就好了齁

 

陳彥宏:我覺得也很好啊,但是你要很清楚這件事情,朝著那個方向前進,而不要中途只要遇到一些挫折、遇到一些壓力,又開始怪東怪西了,我認為那才是關鍵。

 

安一心:對阿,我昨天陪我朋友重新報名讀日文,其實他七年前就開始在讀日文,中間休息一段,接下來他要去日本工作,但是他不知道七年前自己為什麼要去讀這個日文,只是就想說工作上的挫折,多一些時間來多學習一些語文或是什麼會比較好,學學學,七年後又要重新複習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他很早以前種下的種子,慢慢慢慢開花起來。

 

陳彥宏:的確,人生很多時候,如果你還找不到的時候就多嘗試,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種的那些種子什麼時候會開花結果,變成一片大花園。

 

安一心:但是在種這個種子的時候,真的是要熱情、開心,你才會不斷不斷的去讓它發芽。像我坐計程車時候,我就會觀察計程車司機,我就會發現有些司機真的就是很熱情。我觀察發現那些很開心、很有熱情、很願意服務的司機,車子弄得漂漂亮亮的,他們的收入都很高。反而那個弄得髒髒醜醜的,一付你要坐不坐的樣子,那個收入都不高。這個可以給聽眾朋友做一些學習的想法跟經驗。

 

陳彥宏:我想不管現在環境怎麼樣,你的那個產業、那個領域怎麼樣,當然有些產業、有些領域好像正在浪頭上,正在前進,當然有一些人會說我的領域已經是夕陽工業了,可是我認為沒有夕陽工業,只有夕陽心態。

 

安一心:恩,沒錯,所以請記得對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