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秘密Chap.10.永恆的快樂 │ Ritam超效科學心靈訓練中心 │ 黃色公鹿 專訪 筱倩老師
YT連結:https://youtu.be/zaYpaNgii9w
這次的節目
終於來到了最大的秘密第十章【永恆的快樂】
聽眾朋友們
不曉得你們是怎麼去定義【快樂】的呢?
你們是否還記得,上次感受到快樂的時候,是在什麽情境與時間點之下?
是吃美食、看好看的電影、逛街買喜歡的東西、聽好聽的音樂會,還是中樂透大獎呢?
那如果今天事情往反方向走,你是否會因此感到不快樂呢?
永恒的快樂
其實無關乎外在的種種
而是到我們內在最深的源頭,去找到所連結的那份喜悅
因為,你就是快樂本身
是什麼讓你感覺到不快樂呢?
是【執著】
當很多事情是你想要而得不到時,你就會產生執著
當我們對於心智各種限制事情的想法產生認同時,你也會產生執著
而就是這份執著,讓我們感到不快樂的
只有當你覺知到這些執著時,這些執著才會自然地消融掉
其實,你就是愛本身
你並不需要去依賴一些事情,你自己就可以感覺到快樂
那要如何去找到、連接覺知或快樂本身呢?
就需要從我們的生活裡,更多地去觀察自己的任何狀態了
藉此去摸索、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永恆快樂了
這次
就讓主持人跟筱倩老師
帶領大家去找到屬於自己的永恆的快樂吧~
主:
關於第10章永恒的快樂,到底快樂是什麽?什麽樣子的狀態是快樂呢?
訪:
對我而言,快樂是一個打從心裡的滿足。但是,我覺得每一個人可能每個階段對於快樂定義,其實有一點點不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這件事情,當你聽到、當你在做的當下、當你去感受的同時,你是覺得開心的、雀躍的、滿足的,那就是您的快樂。
主:
在這個部分,可以邀請聽眾朋友們回想一下,自己上次感受到快樂的狀態,到底是什麽時候,比如說是出去玩?吃一頓美食?聆聽一場音樂?或是要賺錢也很快樂。其實在工作,即便是在一些勞務型或服務的過程中,你都有機會可以感受到快樂。
這個章節,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它提到如何產生永恒的快樂,我們到底如何可以幫助自己產生這永恒的快樂?
訪:
你快樂的來源是什麽?
我覺得可以先從這個點去出發,先找到自己的快樂來源,你就會發現【我因為什麽而感到快樂】,可能我喜歡什麽、嚮往什麽等等之類的。
找到之後,有趣的事情就來了,我們要來破除它,為什麽呢?
因為這章一直在告訴我們的,永恒的快樂,比如說如果股票賺錢可以讓我們快樂,那如果股票下跌,你快樂嗎?
主:
這不一定,看觀感部分,如果口袋還有些錢,這時就是追加買進的時候了。
訪:
為什麽會這樣說?
當然,我們先找到自己的快樂來源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提升覺察,可以找到我們對什麽事情是特別有感覺的。如果今天事情往反方向走,你是否就因此感到不快樂。
本章一直要說的是永恆的快樂,因為股票有漲有跌,今天你吃到好吃的餐,明天你可能吃到你沒有那麽喜歡的口味。所以,永恒的快樂並不來自於我們遇見什麽樣的事物,它來自於哪裡?
因為外面會起起伏伏,是變動的,如果你是因為外面的事情而感到快樂,那你也會因此而感到不快樂。
如何產生永恒的快樂,是找到跟我們內在最深的源頭去連結的那份喜悅,因為那個快樂在裡面,當你自己本身是快樂的時候,你並不會在意外面的波動,或是外面任何巨大的變動等等之類的。
主:
既然談到永恒快樂,我們邀請大家再想想,到底什麽樣子的自己或時期,你可以經常感受到這個快樂。
我們把這個變成選擇題,你覺得你是在中年、老年、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有機會一直常常感受到這個快樂呢?
當然,答案我們保持開放性,其實你在每一個時期,都有機會經常感受到快樂。
我們發現說,其實你常跟小朋友相處。或跟比較豁達的老年人相處的一個過程中,你也會感覺到比較容易快樂,這跟一般的人差別來講,到底為什麽會有這樣子差別?
訪:
先從小朋友講起,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經歷過的階段。
小朋友,你會發現,就算他跌倒了、哭了,但他哭完就沒事了,下一秒就不記得,或是發現有顆糖果,就覺得好開心。
因為他們內在的狀態,還是非常純粹的,所以他們對於事物是非常直接去表達,快樂的時候很快樂,就算這件事情發生讓他覺得不快樂,但是因為他對於他情緒流動是沒有限制、保留的,當這個情緒出去時,很快就會回到自己身上。
這個可能會稍微有點題外話,可是我覺得很重要,所以講一下。
為什麽成年人特別容易會有非常多的內在創傷,是因為我們對於情緒的流動是掌控它的,我們不讓它自然的流動,這些不自然流動的情緒,就會卡滯在我們的內在,導致我們的身體開始產生一些疾病或一些傷。
所以,為什麽小朋友很容易的去流動他自己,是因為他們沒有很多的既定的想法,比如說社會價值觀,舉例來說,像是男生就是不能哭、長大了就是要堅強、成年了就是要去外面工作、…等等之類,有很多我們小時候被教導的很多既定、一定要、必須的一些框架,就如同上一章講的限制性信念。
其實,我們情緒的流動是很重要的,去覺察我們情緒的流動,也是會幫助我們打開覺知。
再回到剛剛的問題,為什麽跟一些比較豁達的長輩或是小朋友在一起,我們會覺得比較舒坦,是因為他們是更多的連結於我們內在的狀態,因為這章一直要告訴我們,快樂並不源自於外在的某件事情,而在於你就是快樂本身。
為什麽會有事情讓你感到不快樂呢?
因為來自於我們的執著,這個執著我覺得是非常重要。因為,執著就是讓我們受苦的原因。我們前幾個章節,也有一個章節叫不再受苦,大家可以回去聽。
執著,會產生我們對事情會有一個一定要怎麽樣或不要怎麽樣的發生,這是一種掌控。這個執著,就是產生我們最大受苦、受挫的原因,你就會因此在某些時刻感覺不到快樂。
大家接下來一定要問,我如何可以不執著呢?
我覺得書中有一小段話還蠻棒,跟大家分享。
【你不必去掙紮著試圖消除執著,無需花費大量精力來嘗試改變你的感受,因為執著是來自於對心智的認同,所以要讓自己擺脫執著,你要做的事越來越保持覺知,那你的所有執著都會一一掉落。】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對於心智各種限制事情的想法產生認同時,你就會有這樣的執著,當你有這樣的執著,你就會感覺到不快樂。
如何消除呢?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消除執著,而是覺知到這些執著。每當你越覺知時,這些自然就會消融。
主:
我覺得還有另外一個方法,當你意識到執著產生時,你可以適當地保持距離,因為當距離感出現時,你在腦內不會急著分泌那些讓你產生不舒服感覺的激素,隨著時間消融了之後,你重新再跟這個事物進行連時候,你會發現變得比較輕鬆自在了。
訪:
關於對於執著的覺察,會有助於我們去消融執著。
主:
最後,有沒有什麽要再跟我們聽眾講的呢?
訪:
如何去找到、連接覺知本身或是快樂本身,我們要從生活裡更多地去觀察自己的任何狀態。
主:
其實這章來講,我翻開書時就在想,到底要怎麽跟聽眾朋友多多分享這章,因為我覺得我們倆個本身好像都還蠻快樂的,但是我想到,當初其實我們曾經不是那麽快樂,那要如何轉到快樂這件事情呢?
除了從執著中跳開以外,我覺得還有一個關鍵的概念跟大家說,就是保持好奇心,像小朋友一樣永遠保持這個好奇心、這個探索的部分。
回到我們腦科學的部分,我們就會講說,因為你當在好奇心階層時,你的腦波是處於比較接近阿發波或希塔波的部分,整個人也就比較放鬆自在了。自然,在這個狀態就可能連接到這章所談的,回到所謂我們自信的狀態,自然而然,我們就會成為快樂,我們自己本身就是快樂了。
訪:
我自己再總結補充一下,我覺得有兩句話很棒跟大家分享,是在書中擷取的。
【你就是愛,愛和執著正好相反,因為愛賦予一切事物來去的自由,無論發生什麽,愛都接納都允許。】
當我們在愛之中的時候,我們就是快樂,當我們是快樂的時候,執著是不存在的。因為,愛是賦予了一切事物來去的自由,來也好不來也好,都好,我們都接納,我們都允許,這份自由就是我覺得最大的快樂來源。
【你不需要任何事就能快樂,但悲傷需要某件事。】
不斷在提醒我,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快樂,無論發生什麽我們都快樂,可是悲傷來自於什麽,就是我們心智的執著。所以,心智的執著,它必須要某件事情才會讓我們感到悲傷,特別是得不到這三個字。
很多事情因為想要而得不到,這個執著就讓你悲傷了。如果你知道,你就是愛本身,不需要任何事情就可以感到快樂時,就再次跳躍了心智去執著、去想要掌控的這件事情。
主:
邀請聽眾朋友在收聽我們的節目中,保持開放性、保持好奇心,然後享受這一切,相信快樂就會離你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