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登入

I Like Radio

Enjoy Your Life!



療癒的力量來自於你的內心。

為什麼別人說這個產品對皮膚很好?而我用起來卻不是這麼回事呢?
有的人的確有非常好的效果,而有的人卻看起來更糟。

直到耐心與信心被打擊的體無完膚後,決定找醫生治療。
因為我相信:「反正交給醫生就沒問題!而且西藥幾顆下去肯定有很好的效果!」

果不其然…
一切都像什麼事沒發生過的恢復正常了。

是藥的關係嗎?是產品不好嗎?又或者是遇到了神醫?

丹尼爾.摩爾曼教授將許多安慰劑效應稱為「意義反應」
意思是,當人們對於這個物品有期待、信心和信任的時候,自然會有較快較好的療效。
因為被治療者的心理狀態,會影響治療的結果。

另一位漢密爾頓博士則是分享到,我們可以運用想像力和觀想的強大力量,讓治療的效果更好。
比如,當我們從急躁轉為耐心,就能改變大腦神經元的連結方式,進一步影響到你的器官、細胞及DNA... 

該如何啟動自我療癒力呢?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三采心人生,用每次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陪伴你的身心靈。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vezja1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陪你一起讀好書

在本集節目中將分享好書中精彩的看點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作品是來自三采文化的《預見療癒:藥物研發專家證實情緒想法對健康的影響關鍵》
本書的作者漢密爾頓博士曾經在製藥業服務,專門研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藥物。


在新藥實驗的過程中,受到安慰劑效應結果的啟發,離開了製藥業,投入身心研究的領域。
所以裡面有關於很多他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到情緒對健康結果影響分享,希望大家有機會能發揮本身的自癒潛能。


 

那什麼是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是一種讓人以為是藥,但其實完全不具有藥物成分,因為人相信它有療效,而發揮作用,得到了症狀舒緩現象,
甚至還達到完全的自我療癒。


基本上被治療者的心理狀態,會影響著他的治療結果。
現代人有很多人會服用抗憂鬱藥物,研究發現很多安慰劑效果完全不輸抗憂鬱症藥物,只有在重度憂鬱症患者身上,真正的藥跟安慰劑效果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連OK 繃的長像,都能改變癒合速度嗎?

有一位教授丹尼爾.摩爾曼,他將許多安慰劑效應稱為「意義反應」,因為很多治療結果是取決於患者對治療的意義看法。
所以研究發現有小朋友喜歡的卡通人物像是史努比的OK蹦,對傷口癒合效果更好。
因為卡通人物對小朋友來說是有意義的,是小朋友的想法、感覺、期待和信念讓傷口癒合得更快速。


 


還有連藥丸的顏色都會影響治療效果唷?
美國科學家找一個班級的學生來測試藍色和粉紅色的鎮定劑跟興奮劑,但實際上他們給的都是安慰劑。
結果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對藍色有鎮定劑的反應,而粉紅色只有百分之四分之一。
因為藍色對大多數人來說代表平靜,讓人產生放鬆的感覺,鎮定效果是粉紅色的二點五倍。

 


這對我們一般人可以有什麼樣的幫助,我們怎麼樣幫助自己獲得更好的療癒效果呢?



漢密爾頓博士就分享我們可以運用想像力和觀想的強大力量,讓治療的效果更好。
我們的心智想法會影響我們的大腦神經,也會影響我們的DNA,還有細胞。


當我們從沒有耐心轉為有耐心,從一個念頭轉為另一個念頭,都會改變神經元之間的連結,
在大腦製造出化學物質,影響全身的細胞與系統。


在書中的最後一部份有提出不少真實的療癒案例,包含癌症、皮膚病、心血管疾病,
甚是暈車或是發炎等患者,他們如何藉由心念的影響力搭配治療得到很好的效果。

 


像是從小到大搭巴士都一定會暈車的派特,吃暈車藥也沒用。每次要搭巴士都會讓他心生恐懼。

有人建議他吃薑糖—竟然真的對改善暈車有效。
但有一天,他要搭巴士時發現忘了自己帶薑糖,一想到要搭巴士就很害怕。
上了巴士以後,他立刻想像自己拆開薑糖的包裝、拿出薑糖,然後送進嘴巴裡含著,後來一路上真的都沒有暈車。


練習久而久之,他後來搭巴士不用吃糖也不用觀想,都不會再暈車了,連長途巴士都沒有問題了。



還有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凱文,觀想大大圓圓的免疫細胞,改善了會危及生命的症狀。
從他一開始得知自己罹患疾病所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和想法,到他接受,並開始運用觀想達到自我療癒的過程相當精彩,更多的詳細過程都收錄在《預見療癒》。


 

如果你喜歡本集分享的好書,可以在節目資訊欄中,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也歡迎留言分享、追蹤節目,不錯過任何一本好書。